蘭州6月26日電 (記者 丁思)“我們有土地優勢,甘肅有1億多畝戈壁、1.8億畝沙地、480萬畝鹽堿地,不用流轉、不用征拆,遠離污染源,建設成本低,光熱資源豐富,最受大型龍頭企業青睞。”甘肅省長唐仁健26日在蘭州提出,現代農業方面,甘肅要把發展“戈壁農業”作為重要抓手,“戈壁農業”完全可以成為甘肅農業生產方式的革命性創舉。
甘肅是中國農業文化起源地之一,農業自然條件多樣,農業發展優勢眾多。按照官方規劃,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種植標準化等關鍵詞成為甘肅未來五年發展探索的方向。
來甘肅工作近3個月的甘肅省長唐仁健,已多次赴甘肅各地進行調查研究,并與當地官員、企業家進行深入交流。
唐仁健26日在甘肅省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會議上說,“甘肅經濟發展中的許多問題,包括今年以來我們面臨的嚴峻下行壓力,都和重化工產業比重大這一結構問題有關。產業是強省之基、富民之源,做大做強了產業,經濟就有了支撐點,甘肅要在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上破題。”
“要把發展戈壁農業(包括沙漠、鹽堿地)作為重要抓手,推廣擴大規模,儲運加工、品牌打造”,唐仁健詳細表述,“我讓省農牧廳算了一筆帳,保守估計3至5年可以達到12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產值,如果步伐快一點、向上爭取資金多一點、投入力度大一點,突破了戈壁灘引水滴灌的問題,產值可以做到600億元以上。”
甘肅張掖已與國內著名的農業產業化企業海升集團達成了合作發展“戈壁農業”的意向。
唐仁焦提出,處于內陸省份的甘肅,不沿邊、不沿海,“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為甘肅更好發揮通道優勢、面向更大范圍開拓市場提供了機遇。依托這一機遇,甘肅完全可以把河西走廊廣闊的戈壁灘打造成西北乃至中亞、西亞、中東歐的“菜籃子”生產供應和裝備制造產能合作基地。
著力發展現代農業,中共甘肅省委書記林鐸還提出,甘肅將推動國家級與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科技園、農民創業園和非耕地設施農業、高效節水農業、草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示范區建設,推進國家級育種制種基地建設,引領形成與市場需求相適應、與資源稟賦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發展區域布局。
本文“甘肅探索新農業破瓶頸 冀成中西亞地區菜籃子”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