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No.15:房價體系:中國轉型升級的杠桿與陷阱》報告發布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在北京共同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院)創新工程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 No.15:房價體系:中國轉型升級的杠桿與陷阱》”(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助理倪鵬飛作首席研究員,多位城市競爭力專家共同攜手,歷時大半年時間聯合完成,授權思客發布報告簡稿。
此次年度報告的研究視角由簡單的城市間比較轉向由城市的視角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格局和變化趨勢,有新的發現如下:一是以東中一體和城市群體系為支撐的經濟空間新格局更加明晰;二是經濟增速放緩,城鎮化質量并重,持續加速;三是經濟轉型升級正處于極化期;四是中小城市發展大多缺乏可持續性。
本報告的年度主題是“房價體系:中國轉型升級的杠桿與陷阱”,包括新發現與新理論、中國的實證、中國的故事三部分,主要發現如下:一是中國將形成單中心、多層次的房價體系;二是中心城市房價存在一定的泡沫具有必然性;三是中國的房價體系是動態變化的,房價體系的城市群特征更加明晰;四是房價體系是轉型升級的杠桿也可能是轉型升級的陷阱;五是房價體系會反過來影響城市體系;六是城市群中心城市對周邊城市房價存在溢出效應。
主題報告建議,為更好發揮房價體系在轉型升級中的杠桿作用,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完善和培育我國多中心群網化的城市體系,通過大中小城市(鎮)的協調發展來推動轉型升級;二是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市場機制,加強房地產市場宏觀調控, 抑制投資投機,讓住房回歸居住屬性,形成合理的房價體系;三是根據不同城市在房價體系中的功能和地位,采取“分級分城施策”的房地產調控措施。
通過課題組的長期研究,按照指標最小化原則,報告構建了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宜居競爭力指數、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對2016年中國294個城市的綜合經濟競爭力和 289 個城市的宜居競爭力指數、可持續競爭力進行了實證研究。
2016 年綜合經濟競爭力指數十強:深圳、香港、上海、臺北、廣州、天津、北京、澳門、蘇州、武漢。與 2016 年相比,武漢首次躋身十強榜單,由去年的第十二位躍升至第十位,綜合增量競爭力排名第九,與去年持平,綜合效率競爭力較去年提升一位,排名第二十位,武漢的發展潛力正逐步得到發揮,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臺北再次超越廣州位居第四位,澳門超越蘇州位居第八位。從十強城市的區域分布來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中西部地區只有武漢入圍。從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來看,上海的綜合增量競爭力指數最高,澳門的綜合效率競爭力優勢依舊明顯。 2016 年宜居競爭力指數十強:香港、無錫、廣州、澳門、廈門、杭州、深 圳、南通、南京、上海。
本年度報告的宜居競爭力指標體系更加注重城市在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以及經濟活力上的表現,與2016年相比,2017年宜居競爭力指數十強城市有明顯變動,廣州、澳門、杭州、南通、南京、上海等城市進入十 強榜單。其中,無錫躍居內地城市第一位,比去年提高了八位,尤其在教育環境、 醫療環境、經濟環境等方面表現突出。從區域分布看,十強城市依舊集中在長三 角和珠三角地區。 2016 年可持續競爭力指數十強: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 南京、澳門、青島、大連。香港蟬聯第一,其各分項指標總體比較靠前,在信息城市、生態城市、全域城市、知識城市競爭力方面表現優異,分別排名第一、第 二、第二、第四位,但在社會和諧方面有進一步的提升空間。與 2016 年相比,北京取代上海位居第二,廣州、杭州、南京超越澳門,分別位列第五、六、七位, 大連進入可持續競爭力十強城市榜單,位居第十。
本文“2017城市競爭力報告:房價是城市經濟轉型杠桿與陷阱”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