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新三板還是其他企業,VC/PE看重投資回報和投資周期的邏輯是不變的,建議關注擁有高壁壘的雙創企業。
新三板定增“折桂”
私募通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7月已披露的VC/PE投資案例數約900起,投資企業超400家,總投資金額約100億美元。從募資金額來看,回落趨勢仍未扭轉。
記者注意到,7月,VC/PE巨頭“買買買”模式依舊延續。私募通數據顯示,IDG、經緯中國、華創資本、深創投等十家機構投資企業均超過5家。IDG接替騰訊“領跑”,投資了城家公寓、商湯科技、e寵商場等7家企業,其中4家處于初創期,3家處于擴張期。
互聯網、IT再次蟬聯前兩名,獲投案例數占比均超過了10%;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超越娛樂傳媒,問鼎“探花”;金融、機械制造相對穩健,位次與6月差別不大。
就投資階段來看,擴張期與初創期的企業最受VC/PE歡迎,占比均超過了30%,其次是成熟期和種子期。7月,人民幣投資案例數再次“碾壓”美元,不過在投資金額上,美元仍占優勢。
整體而言,7月VC/PE融資市場表現最為搶眼的是新三板定增。除了齊魯銀行擬募資50億元,創下年內新三板最大定增預案外,在投資輪次上,新三板定增一舉超越曾經的優等生“A輪”和“天使輪”,以接近三分之一的占比強勢“折桂”,成為VC/PE最喜歡輪次之一。
分析人士指出,VC/PE投資看重的是退出時間和投資回報。近期新三板IPO加速、并購市場走強,從理論上講,VC/PE的退出時間勢必會縮短;此外,年初以來,新三板定增估值低于A股并購,獲得理想回報的概率增大,這些都增加了VC/PE參與新三板定增的動力。
“新三板市場較冷,定增要價下降了,很多定增已低于上市公司并購價。與此同時,IPO提速,一二級套利空間仍然較大?!鄙虾D橙绦氯宸治鰩煂τ浾弑硎尽?/p>
看好基本面投資邏輯
據記者粗略統計,截至7月底,有150余家新三板企業排隊IPO,占比接近四分之一,已成IPO的重要“資源庫”。
申萬宏源分析師劉靖認為,新三板轉板IPO成為市場參與者廣泛認同的資本運作路徑。但“三類股東”問題一直困擾著市場投資者,審核政策的模糊化使得新成立的基金產品更多采取有限合伙企業的形式,以規避IPO審核對三類股東的限制。
在他看來,新三板的低流動性使得以往按照A股市場短周期特點募集的產品不得不忍受難以退出的痛苦,其結果就是產品退出周期更長的PE逐漸成為新成立基金產品的主流。
財富證券研報顯示,2017年上半年新三板共產生重大資產重組與并購交易153起,較2016年同期的97起增長57%。新三板市場被標榜為A股市場重要的并購標的池,不過也存在一定障礙,比如并購的定價因不同市場估值的差異往往并未形成統一的錨,并購的風險較大等。
“三類股東多的企業,該規避的規避;不用區別看待是否是新三板企業,該控制估值的控制估值?!睂τ赩C/PE的投資邏輯,上述分析師建議。
2017年7月27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強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發展的意見》,要求不斷完善金融財稅政策,創新金融產品,擴大信貸支持,發展創業投資,優化投入方式,推動破解創新創業企業融資難題。
東北證券分析師付立春認為,短期內經濟波動基本撫平,供給側是長周期,新三板股權投資應該也是長周期,存量調整會成為今后經濟市場主要方向。不同企業、市場和政策都將進入全新階段。對新三板而言,從配置到交易都是機會。
長江證券分析師蒲東君認為,現階段新三板市場處于強化信披等政策蓄力階段,市場表現相對低迷,但國務院對雙創的推進堅定了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趨勢,在政策仍未落地的情況下,基本面為主要的投資邏輯,看好擁有高壁壘創新型產品或技術的三板藍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本文“新三板定增“折桂”,看好基本面投資邏輯”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賈躍亭正以另一種方式 重回國內公眾視野。 4月8日,多個媒體報道稱,賈躍亭美國造車平臺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關聯公司“睿馳智能 汽車 (廣州)有限公司“(下稱“睿馳汽車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在最引人關注的樂視 投資 上,孫宏斌直言“失敗了”,笑稱這是壯士“斷頭”。不過,自嘲的背后,是孫宏斌對融創對自身運營環境的絕對自信——包括大膽提損,充裕利潤與現金流
餓了么? 臨近中午時分,傳了許久的消息終于落地了。抗爭了很久的“餓了么”最終還是接受了命運。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與餓了么聯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經簽訂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