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我們盤點的2017年科技行業10筆最大的投資:
TOP 10:菜鳥物流 (7.99億美元)
2013年,阿里巴巴與15家中國快遞公司合作創建菜鳥物流,最初持有菜鳥少數股份,但最近的投資占比高達51%,獲得多數股權。
TOP 9: 摩拜(8.15億美元)
2017年,摩拜的融資規模可能會低于ofo,但今年仍有不錯的表現,摩拜和ofo都成功擠走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其他中國競爭對手,包括酷騎和小藍單車。騰訊和富士康是其主要投資方之一。
TOP 8:餓了么(10億美元)
據最新統計,餓了么服務中國2,000個城市,2.6億用戶可以從130萬家餐廳訂餐。有傳言稱,阿里巴巴及螞蟻金服主導餓了么新一輪融資。
TOP 7:字節跳動 (10億美元)
大多數中國人都沒聽過字節跳動(Bytedance),不過,大家可能都知道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每天有1.2億名讀者在瀏覽該應用時平均花費74分鐘,是在Snapchat的兩倍。
上個月,今日頭條收購了Musical.ly,并將社交網絡加入到其不斷壯大的全球媒體帝國中,其中包括Flipagram、Topbuzz和Tik Tok,據說今日頭條估值約200億美元。
TOP 6:口碑網(11億美元)
口碑網是阿里巴巴的又一個附屬產業,該服務整合了支付寶錢包應用,將本地吃喝玩樂信息與交易結合在了一起。
TOP 5:ofo(12億美元)
跟摩拜差不多,ofo這一年在全球擴張也很忙碌。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和滴滴出行都是阿里巴巴的投資者。
TOP 4:蔚來(17億美元)
在Next EV在電動單座錦標賽的方程式錦標賽中首發后,蔚來的品牌重塑標志著這家創業公司轉型成為一家汽車制造商。
本月蔚來發布其首款生產汽車ES8。這款電動SUV起價68,000美元,對中國中產階級來說是一個大膽的挑戰,比如奧迪Q7和梅賽德斯-奔馳GLC。特斯拉的Model X。ES8將于2018年上半年推出。騰訊和百度都是NIO的支持者。
TOP 3:易鑫車貸(20億美元)
這是一個較為陌生的名字,貸款是中國互聯網金融服務的大繁榮的一部分,也就是“金融科技”,其中包括一系列貸款創業公司。
易鑫車貸與大多數金融科技創業公司不同,它只專注于購買二手汽車的貸款,獲得騰訊、百度、京東、易車等投資。
TOP 2:美團點評(40億美元)
美團和大眾點評合并后,進行了一系列整合,使其與阿里巴巴旗下的口碑網和的餓了么構成強有力競爭。
為了讓競爭更加激烈,騰訊加入美團主要支持者之列,戰火有望越燒越烈。
TOP 1:滴滴(95億美元)
滴滴在今年全年仍以95億美元融資令全球側目,滴滴曾多次承諾在今年全年實現全球擴張,但進展有限。盡管如此,由于滴滴據說正在準備進軍巴西市場,2018年可能是滴滴進軍世界舞臺,再次挑戰Uber的一年。
其中,滴滴和美團兩家合計135億美金。占整個融資額的26%,頭部項目吸金能力依然明顯。但有趣的是,美團打車在2017年12月28日全面推出,計劃搶占滴滴出行的快車市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