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近日向外界透露了擬議中的關稅政策,雖然這對美國或其他經濟體的具體影響還尚不知曉,但目前全球市場的反應是大幅拋售,股市的波動性也隨之增強。談到股市,許多新聞都會良莠不分。在以保護主義為主題的競選活動結束后,特朗普政府將提出新關稅政策,并為重新談判許多長期貿易協議鋪平道路,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特朗普的目標國家將如何回應,以及協商最終會帶來怎樣的結果。一般來說,就像任何談判一樣,意圖和實際結果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在目前還不清楚的情況下,我們認為隨著特朗普提出這些想法,這些關稅將不會產生多大的經濟影響。然而,如果最終一場全面的貿易戰發生,那么每個國家的情況將會大相徑庭。
如何確定哪個國家處于貿易戰危險之中?
從總體上來看,嚴重依賴國際貿易的國家在全球貿易戰中面臨的風險最大。盡管目前還不清楚這一事件的具體將會如何上演,但投資者應通過考察國際貿易在一個國家經濟中所占的比例,來對一個國家陷入貿易戰爭的廣泛風險進行評估。在這樣做的過程中,考慮進口和出口都很重要,因為只關注出口就會忽視一個國家通過進口獲得的好處。例如,國內消費者往往受益于價格較低的進口貨物,并且能夠選擇更廣泛的商品和服務,而不是僅僅通過國內渠道。進口減少很可能導致價格上漲,進而導致國內消費者的選擇減少。
自1960年以來,全球經濟貿易的比例一直穩步增長,但或許在幾年前就已經達到最大,為60%以上。最新的數據是2016年的56%,雖然與之前相比,這一數據略有回落,但仍反映了全球一體化的經濟體系。
如果通過全球貿易戰爭或其他現象,這個貿易體系被破壞,某些國家可能會比其他國家更危險。例如,國際貿易總額占美國經濟活動的27%,中國是37%,中國往往是美國貿易政策所針對的目標。其他國家的風險更大,比如新加坡是318%,越南是185%,匈牙利是169%,加拿大是64%,英國是59%。此外國際貿易總額占比盧森堡GDP407%,占比中國香港GDP373%。
顯然,國際貿易不是零和游戲,因此國際貿易可以代表一些國家超過100%的經濟。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經濟活動的一個常用指標,它是通過以下五個要素計算得出:消費+投資 政府支出 出口-進口,或C I G X-M。
考慮一個有10億美元消費、10億美元投資和10億美元政府支出的小國。接下來,我們分析它們的出口和進口。這個國家有一個大工廠,生產的商品比國家所消費的商品要多,出口價值20億美元的貨物。現在的GDP是50億美元(10億美元 10億美元 10億美元 20億美元)。
這個國家用出口賺來的錢來進口價值20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進口應該從GDP中減去,因此,此時總的GDP為30億美元(50億美元-20億美元)。國內消費者受益于這種貿易,因為價格更低,并且能多選擇更為廣泛的商品和服務。對這個小國來說,國際貿易總額是40億美元(20億美元的出口加上20億美元的進口),而國內生產總值是30億美元,所以國際貿易總額占GDP的133%,從這一點看國際貿易對其經濟顯然很重要。
接下來的國際貿易局勢將會怎樣?
一般來說,國際貿易與經濟規模的比率越大,國際貿易對該經濟體取得成功就越重要。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國際貿易與經濟之比越大,經濟對國際貿易的破壞就越敏感,比如貿易戰爭。當然,影響的大小將取決于交易關系的性質。例如,盡管國際貿易占加拿大經濟的64%,但大部分貿易都是與美國進行,因此加拿大的國際貿易不太可能受到貿易戰的影響。其他國家可能更加敏感。
根據我們今天所了解的事實,未來大規模的貿易戰可能不會出現。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這些關稅談判和貿易威脅不會對全球經濟造成重大破壞。正如在意外的脫歐公投和隨后的市場拋售之后,我們提到的那樣,參與這些協議談判的人了解自己的經濟歷史,以及國際貿易對經濟福祉的重要性。盡管市場可能會經歷一陣恐慌,但我們預計全球貿易將繼續大幅增長,經濟基本面將保持穩定。
本文“貿易戰爆發 德國、中國香港、新加坡最吃虧”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