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是局部降準,但下調1個百分點,就相當于釋放了4000億增量資金,力度還是比較大的。
值得關注的是,繼17日宣布降準之后,中國央行在公開市場開展大額投放。央行19日開展1900億元逆回購操作,因當日無逆回購到期,當日實現凈投放1900億元。18日,央行凈投放1500億元資金。
國債逆回購全線狂飆 盡管央媽在高調“示愛”,但市場流動性的壓力仍然居高不下,短期資金面仍然緊張。 周四,國債逆回購全線飆升,上交所1天期、2天期國債逆回購利率盤中上漲幅度均超過70%,隨后有所回落。 短期資金面為何如此饑渴? 4月是稅收大月,過去幾年,4月份財政存款凈增量多在5000億元以上,有機構人士預測,月中繳稅高峰料在萬億元級別,對短期流動性供求的影響不容小視。 從以往經驗來看,4月稅期高峰在18日前后出現,本周可能是4月財政收稅對流動性擾動最大的時期。 富榮基金表示,回顧過往五年,資金利率在二季度部分時點易出現上行。通過對歷年同期的影響事件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四月份資金價格變動主要關注財政上繳壓力,五月份資金價格相對平穩,而六月份則應重點關注季末因素。 全球流動性進入緊張周期 獨立經濟學家徐陽表示,“現在就是一個緊縮周期,美元3個月期Libor-OIS利差是來判斷市面上美元緊張程度的最佳指標,而這個指標顯示已經到了歐債危機的高度,說明全球的美元流動性非常緊張,全球進入了一個緊張周期,所以中國流動性也是偏緊的。” 恒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隨著美聯儲加息縮表,中國金融去杠桿,全球流動性正在退潮。金融寬松環境一去不返,央行、商業銀行尤其影子銀行體系創造的貨幣正在快速消失。那些建在沙灘上的曾經看上去一度金碧輝煌的虛假財富帝國轟然崩坍,那些龐氏融資的美麗謊言被一一揭穿。在流動性退潮以后,最貴最稀缺的就是流動性:一度神秘地像宮殿一樣的金融控股集團不斷傳出斷臂求生、影子銀行大規模收縮業務戰線、商業銀行亟需補充資本金、先知先覺的地產商開始降價、人們開始謹慎投資窖藏現金,曾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貨幣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本文“央媽大方“示愛” 降準+大規模凈投放,市場為何還是缺錢”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1、催化劑 2017年12月29日,國家標準管理委員會官網正式發布了電子車牌(汽車電子標識)系列國家標準,并確定該系列標準將于2018年7月1日起開始實施。 電子車牌是車聯網業態的核心
最近中興通訊被美國的出口禁令“釜底抽薪”,不但自己陷入危機,還讓一眾國人從芯片強國的夢里清醒了過來。一時間,芯片成為熱門話題,甚至整個板塊還曾一度出現漲停潮。不過
4月16日,藥明康德發布招股意向書。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招股書披露的計劃募集資金57.41億元相比,擬募資額度減少約63%。 藥明康德的募資縮水迷局,令很多投資者一頭霧水。這事該
4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發布《聯合公告》,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將分別由130億元人民幣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滬
一、昨日盤面分析: 1、資金攻擊路徑: 高送轉(飛鹿集團)→知識產權(安妮股份)→金融開放(匯金科技) 邏輯梳理: 金融開放和知識產權概念股早盤雙雙起舞, 知識產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