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晚間,山西證券發布了2018年第一份上市券商半年報。數據顯示,山西證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8億元,同比上漲41.95%;實現凈利潤1.1億元,同比下滑53.55%。
山西證券業績的下滑同樣是整個證券行業的縮影。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全行業131家證券公司(去年同期為129家)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65.72億元,同比下降11.92%;當期實現凈利潤328.61億元,同比下降40.53%。
期貨業務拉動營收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在證券公司營收與凈利潤普遍下降的背景下,山西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95%,業績領先于行業。山西證券表示,營業收入同比大幅增長主要是受益于其控股子公司格林大華期貨開展倉單業務,收入和成本同時大幅增加。
具體來看,2018年山西證券的期貨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9.31億元,在山西證券總營業收入中占比達64.7%;實現凈利潤8592.94萬元。
滬上一家中型券商的非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山西證券的期貨業務主要依托子公司格林大華開展,其期貨倉單交易從去年開始持續放量,對業績的貢獻力度較大,已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此外,山西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也有顯著增長。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9543萬元,同比增長80%。山西證券表示,監管新規下公司資產管理業務主動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固定收益類業務和ABS業務持續推進,銷售渠道和機構客戶拓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績。
投行業務馬太效應顯著
對于凈利下降的原因,山西證券表示,2018 年以來,A 股市場持續低迷,證券市場交易量、傭金費率進一步下滑,同時投行業務市場監管不斷趨嚴,導致公司證券經紀、權益類投資以及投行業務收入同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具體來看,山西證券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投行業務。半年報顯示,公司投資銀行業務依托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開展。報告期內,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實現凈利潤-3823.23萬元。在行業排名方面,據Wind統計,報告期內公司股權產品承銷金額排名第22位,比2017年下降3位;IPO產品承銷金額排名第22位,比2017年下降2位,定向增發承銷金額排名第17位,比2017年提升3位;公司債承銷金額排名第43位,比2017年下降16位。
安信證券非銀分析師趙湘懷表示,今年以來投行業務馬太效應顯著。首先,IPO延續從嚴審核的態勢,項目資源集中于有業務優勢的大券商手中。其次,自資管新規發布以來,債券發行規模明顯下降,疊加違約風險暴露的影響,新發債券集中于高評級信用債及利率債,龍頭券商優勢凸顯。
業內人士稱,目前政策導向長期來看利好龍頭券商,將進一步提升全市場集中度,擴大龍頭券商的優勢。
截至發稿,共有12家上市券商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快報,實現營業收入628.77億元,同比下降5.9%;實現凈利潤174.24億元,同比下滑24.5%。其中,中信證券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增長13.38%,華泰證券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增長7.8%。而包括山西證券在內的眾多中小券商凈利潤同比跌幅超五成,業績分化顯著。
銀河證券表示,在分類監管的原則指導下,評級穩定、領先的大型綜合券商具有顯著優勢,與分類評級靠后的中小券商差距拉大,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強者恒強”態勢將會延續。
本文“首份上市券商半年報出爐 山西證券凈利潤腰斬”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