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晚,財政部發布“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嚴禁假借政府購買服務名義變相舉債融資行為,中央層面對地方舉債的監管再度加碼。
此前,財政部曾會同發改委等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行為的通知”(財預〔2017〕50號),禁止地方借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政府投資基金等名義違規舉債融資。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一些地方違反政府采購法和國辦發〔2013〕96號等文件規定,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變相舉債融資,存在違法違規擴大政府購買服務范圍,超越管理權限延長購買服務期限等問題,加劇了財政金融風險。
上述負責人表示,此次財政部進一步印發“通知”,堅持問題導向,依法依規對政府購買服務行為做出規范,對當前地方政府及其部門主要違法違規融資方式初步實現了監管政策全覆蓋。大岳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金永祥表示,最近兩年政府購買服務盛行,由于其程序簡單,監管不容易到位,再加上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大力推進,因此在不少地方都形成了變相債務。
本文“財政部發布“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上一篇:P2P存管銀行該不該屬地化
下一篇:政府購買服務開出負面清單
中國財政部發布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嚴禁將鐵路、公路、機場、通訊、水電煤氣,以及教育、科技、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建
新出臺的意見還要求各地切實做好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公開工作,讓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及其預算安排真實合規,信息公開透明,確保可查詢,可追溯,保障承接主體,金融機構合法權益。
政府購買服務是為了促進政府職能轉變,改善公共服務供給,推進財政支出方式改革。但在地方政府購買服務中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期限拉得過長,有的超過三年,
地方違法違規融資另一個渠道被堵住。 近日,財政部以“加急”文件形式印發了《關于堅決制止地方以政府購買服務名義違法違規融資的通知》(下稱《通知》),封殺地方政府通過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