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官網公布了第四批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決定。93家機構支付牌照續展工作中,有9家機構因存在《中國人民銀行關于〈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工作的通知》(銀發〔2015〕358號)第六條規定的“不予續展的情形”,未通過續展,2家機構被縮減了業務范圍。據悉,此次支付牌照有效期為5年,從2017年6月27日至2022年6月26日。
據央行信息顯示,在此次“出局”的9家機構中,既有央行許可開展經營的第一批“正規軍”,也有商業巨頭投資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其中,北京中誠信和支付有限公司于2012年獲中國人民銀行核準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是我國政府許可開展經營的第一批支付機構;而普天銀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由中國普天信息產業有限公司獨家投資的全國性第三方支付結算的專業化運營公司。
近來,央行整治第三方支付市場亂象,連出“重拳”。去年,央行還聯合14部委下發《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嚴格支付機構市場準入和監管,加大違規處罰。對于業務許可存續期間未實質開展過支付業務、長期連續停止開展支付業務、客戶備付金管理存在較大風險隱患的機構,不予續展《支付業務許可證》。
與此同時,與之前的牌照續展結果相似,部分支付機構在本次續牌中主動終止或被調減了支付業務類型或覆蓋范圍。比如,隨行付支付有限公司,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于2014年銀行卡收單業務專項檢查情況的通報》,責令停止吉林、遼寧(含大連)、浙江(含寧波)、福建、黑龍江等5個省市銀行卡收單業務。此外,山東網上有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雖保留了互聯網支付業務,但不予續展預付卡發行與受理(北京市、青島市)。
自2011年央行簽發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過去6年間,央行共發出了約270張支付牌照。2016年8月,在公布首批27家支付機構牌照續期結果的同時,央行首度明確表態稱,下一階段將堅持“總量控制、結構優化、提高質量、有序發展”的原則,一段時期內原則上不再批設新機構。
本文“央行整治支付市場亂象 多家非銀行支付機構已被注銷”由財經365首發,歡迎轉載,轉載請帶上本文鏈接。
免責聲明:財經365(m.hand93.com)發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 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部分內容文章及圖 片來自互聯網或自媒體,版權歸屬于原作者,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圖片、圖表及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 性、原創性等,如無意侵犯媒體或個人知識產權,請聯系我們或致函告之 ,本站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關注財經365公眾號(caijing365wz),獲取最優質的財經報道!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超過15個城市了啟動第五輪樓市調控,許多投資者仍然在看多 房地產市場 ,其主要理由是新房庫存量大幅下降,“庫存降、房價漲”。 然而,事實真相不是這么簡
企業間靠“燒錢”贏得一線生機的例子在創業項目中的競爭越來越常見了。但“燒錢”給企業帶來的影響也不全是益處。燒錢發展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效率的問題,還有人員急劇增加,
共享是個筐,啥都往里裝。 中國的投資人、 創業 者,是世界上最神秘的一股力量。指哪兒打哪兒,要誰好誰就好,要誰亡誰就亡。 過去兩年最火的共享經濟,就拜他們所賜,把一些企
商業地產的沉浮瞬息萬變,沒有一種商業形態和模式可以始終主導市場。隨著消費群體的迭代與消費觀念的升級,實體 零售 市場經歷了調整與變革,曾經在市場中掌握絕對話語權的百
近期,“人才爭奪戰”不斷升溫。去年以來,全國多個地區紛紛推出了力度不小的人才引進政策。而作為沿海發達地區的廣東省,包括深圳、東莞在內的多個城市都密集發布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