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7-06-27 12:23 來源:中國證券網 瀏覽量:
從6月4日至今,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中證500漲跌幅分別為2.2%、3.6%、3.9%、4.2%,而從年初到6月3日期間的漲跌幅分別為8.2%、9.9%、5.3%、-7.8%,這表明市場風格確實已經從以上證50和中證100為代表的一線價值藍籌股擴散到以滬深300和中證500為代表的二線價值成長股,市場整體結構更加均衡。從個股來看,總市值在0至50億元、50億元至100億元、100億元至500億元、500億元以上的公司6月4日以來的漲跌幅均值分別為3.7%、3.9%、4.4%、2.9%,而年初到6月3日期間的漲跌幅均值分別為-16.5%、-17.3%、-10.3%、5.8%。可以看到,今年1-5月總市值超過500億元的一線價值藍籌股表現一枝獨秀,6月以來總市值為100億元至500億元的二線價值成長股表現更優,顯示市場風格正在從“一九”向“三七”擴散。
企業盈利增速趨勢、投資者結構決定市場風格。市場上有不少人認為流動性(資金面)影響市場風格,但我們認為這二者之間的關系并不大。最典型的案例是,2013年資金面相比2012年偏緊,尤其是6月出現了“錢荒”,但全年中小創個股的表現明顯更好;2017年以來資金面相比2016年偏緊,尤其是4、5月間國債利率快速上升,但過去半年尤其是4、5月間上證50和中證100明顯走強。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決定市場風格呢?我們認為是企業的盈利增速趨勢和投資者結構。2013年初至2015年中,整體上中小創大幅跑贏中證100、上證50,尤其2013年是個轉折點。回顧當時的企業盈利增速趨勢,創業板與中證100公司的累計凈利同比增速之差從2013年一季度的5.3%一路降至2015年四季度的-38.2%;2016年1月底以來,中證100和上證50走勢相對更強。回顧最近一年多來企業盈利增速趨勢,中證100與創業板公司累計凈利同比增速之差從2016年一季度的-83.1%一路升至2017年一季度的25.1%。此外,投資者結構也影響市場風格。2016年1月底以來市場邊際增量資金主要是絕對收益資金,他們的投資風格更偏重價值。尤其是滬港通和深港通開通以來,A股市場國際化趨勢加速,A股投資者更加關注估值和業績的匹配度。
市場已在好轉,保持多頭思維。過去三周政策面和資金面已經發生了變化,市場也呈現出上漲態勢。近日在金融股帶領下上證綜指沖擊半年線,滬深300已經突破了2017年4月中和2016年12月
從6月4日至今,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中證500漲跌幅分別為2.2%、3.6%、3.9%、4.2%,而從年初到6月3日期間的漲跌幅分別為8.2%、9.9%、5.3%、-7.8%,這表明市場風格確實已經從以上證50和中
A股成功納入MSCI,國際化進程進一步加速。6月21日明晟公司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MSCI ACWI全球指數,預計初始將帶來大約170億美元至18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從2014年11月
參與全球配置,超配中國核心資產。 在制造業板塊中尋找具備從規模優勢到創新升級優勢,擁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 在消費領域中尋找國內市占率高的品牌企業,這些企業具備規模效
短期不確定性因素逐漸消除,反彈窗口將延續。6月份市場流動性整體保持平穩(此前市場擔心6月份是流動性最為緊張的月份)、A股成功納入MSCI、聯儲加息落地,短期市場不確定性因素
隨著網貸行業暴露的風險越來越多,保險公司與P2P平臺合作的“履約保證保險”風險等級也在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