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的形勢
在這次大選中,選民們拋棄了傳統的左翼和右翼政黨,轉投極端政黨懷抱,也彰顯了法國政治中心愈發變得脆弱。歐元懷疑論者、極左翼候選人梅朗雄在第一輪選舉中獲得的票數幾乎與勒龐一樣多。
如果馬克龍不能以改革來扭轉法國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局面并消除民眾的不滿,那么,激進候選人在未來上臺的土壤就依然肥沃。
具體而言,馬克龍需要降低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法國整體失業率徘徊在10%,25歲以下失業率更是高達24%。最起碼,在2022年再度迎來大選前,他需要展示打造全新模式以提高法國全球競爭力的努力取得了進展。
看上去,馬克龍已經認識到什么是法國及歐洲大陸面臨的緊要風險,并準備傳達出信息。
“國民陣線獲勝將意味著歐盟的終結,這個前景讓許多歐洲人產生了動搖,”馬克龍上周表示。“我會告訴他們,要避免出現這種結果,歐洲必須做出改變。如若不然,國民陣線將贏得五年后的選舉。”
埃馬紐埃爾·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為他的國家和歐盟贏得了逆轉席卷西方的民粹主義風潮的機會。這也可能是他們最后的機會。
這位前投資銀行家、經濟部長成功把自己重新包裝成一位政治局外人,承諾帶來“一種全新的政治”。他以65%對35%的得票率擊敗國民陣線候選人勒龐,其領先優勢超過了部分民調機構的預估,但遠低于上一次國民陣線候選人闖入總統選舉最后一輪時的領先程度。這凸顯出了馬克龍眼前任務的艱巨性。
在德國等歐洲國家政府紛紛向他們陣營的一員將執掌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表示歡迎之際,勒龐宣稱她領導的政黨將擔當起主要反對黨這一新角色。她在承認競選失利的同時指出,她的政治生命得到改寫。這一點很難否認。對于很多法國人而言,投票支持一位激進的極右翼候選人這一禁忌已經被打破。
“這是我們阻止勒龐當選的最后可能,”在亞眠一家醫療服務公司擔任IT專家、現年46歲的Pascal Thopart說。他在投票結束前參加當地舉行的支持馬克龍所在的前進黨(En Marche!)的集會。“如果錯失這次機會,我擔心五年后勒龐最終將成為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