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于很多車主來說,確實是個問題,當我們開始準備一段小長途時,從手機導航顯示的結果來看,走高速和走國道所顯示出的時間、里程數結果都大相徑庭,一般情況下,都是純國道路線距離更短、收費更少但行駛時間更長,那么,究竟過國道和走高速,哪個更劃算?這要從高速通行費、燃油費、時間成本等三方面來考慮。
我們先來說說個高速通行費,我們都知道,國道不都是免費的,有些國道也是有收費站的。由于國內的高速公路收費是沒有統一標準的,一般情況下,我們按照高速每公里五毛錢的收費標準來計算,而國道即便有收費站也可以繞過去,基本上可以算是免費的,這么一算,走國道可以輕松省下一大筆過路費,以500公里長途計算,純國道線路可以省下約250元的高速通行費。
其次就是燃油費用,這是大家爭論的一個焦點,是120公里時速巡航省油還是80公里巡航省油?這里小編拿出一個可參考的數據,根據某汽車工業協會綜合報告,一輛搭載2.0L自然吸氣引擎的車型,在60-70公里左右時速時最為省油,而低于這個時速或者高于這個時速,油耗也會相應變高,變高的幅度有多大呢?每增加或者沒減少10公里每小時的時速,油耗將相應的增加7%-10%。
一般國道限速都是在80-100公里每小時,根據這個時速計算,每百公里國道行駛要比高速行駛輕輕松松省下約1.5L的燃油,我們依舊按照500公里總里程計算,走國道可以省下約7.5L燃油,當然,國道因為多出了一些岔口或者紅綠燈,起步、加速的過程中也會相應的浪費掉一些燃油,不過,總體來看還是省油的,綜合算下來,每500公里節約5L燃油沒有問題。我們以平均燃油單價6.5元/升來計算,可以節省32元左右的燃油費支出。
第三點就是時間成本,那么時間成本怎么算呢?從導航顯示結果來說,500公里的長途,走國道大約需要7個小時左右,而純高速則只需要5.5小時,節約大概一個半小時即可到達目的地。成本方面,我們按照2017年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年薪來計算,每一個小時的成本大約在35元左右,那么,一個半小時至少50塊錢,這是一塊隱形支出,當然,跑長途也被算作在工作時間內的情況另當別論,除此之處,時間成本也是高的可怕。
那么,我們綜合算一下,500公里路程走國道,總體來說是劃算的,節省約250元過路費+32元燃油費,但時間成本則浪費50元錢,綜合一下,至少能夠省下約230元的綜合成本,所以,你覺得,如果走國道能夠省下的這230元,究竟值不值呢?當然了,如果你的工資夠高,那么時間成本也就會越高,在此基礎上還要再減去更多的時間成本。
除了單純的通行支出,還有一些潛在的危險需要計算在內,根據國家相關部門統計,高速公路的事故率要比國道事故率高一些,而在高速發生事故所需要的維修成本相應來說更高了,隨便發生一次碰撞刮擦,成本就非常高昂了。
除了上述條件之外,小編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表示,如果距離過長,全部走高速會讓駕駛員的專注度嚴重下降,很多人會覺得走高速有些過于無聊,不如穿插著走一部分國道舒服,稍微放慢一點車速,多一些停走的過程,注意力會更加集中。
所以,你喜歡走國道還是走高速呢?更多資訊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