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伏站上風口,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跨界“入行”。8月16日晚間,兩位跨界玩家公布了最新項目動向。
其一為皇氏集團,其本周一至周二已錄得兩連板。在最新異動公告中,公司一次性披露了三個正在洽談的光伏項目,包括:(1)擬與安徽省阜陽經開區簽訂年產20GW Topcon電池項目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2)擬與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分公司就建設約1300MW光伏開發合作;(3)擬與廣西賓陽縣政府等簽訂關于賓陽縣首期200MW的分布式光伏開發項目的合作協議。
其二則為近期的“光伏新貴”沐邦高科。該公司公告,與鄂城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設10GW TOPCON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預計投資規模48億元。
另外,沐邦高科已在7月20日公告,與梧州市政府簽訂《10GW TOPCON光伏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合同書》,預計項目總投資52億元;隨后在8月初明確,公司本次項目預計出資44.75億元。
▌TOPCon擴產量級逐步放大
從跨界項目來看,Topcon成為兩家公司共同的選擇。
從量產化進程來看,當前TOPCon量產化平均效率已達24.7%,晶科能源最高效率達到25.7%,效率端與PERC拉開差距,量產性價比逐漸顯現。
產能規模方面,新老玩家紛紛站隊擴產TOPCon,擴產量級漸漸放大。據中銀證券8月15日報告數據顯示,今年1-8月,TOPCon新增規劃建設、新增落地產能合計超過140GW——若加上16日晚間的兩個項目,則這一數字將進一步增至170GW。廣發證券認為,今明兩年TOPCon擴產量級或將超預期放大。
價格與成本方面,分析師認為,隨著SE技術導入,硅片減薄、銀漿、膠膜等輔材配套完善,TOPCon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而中來股份日前公布的N型TOPCon電池片價格為1.4-1.41元/瓦,單價僅比PERC電池高出1.1-1.4角。公司表示,TOPCon3.0技術研發成功后,有望實現非硅成本與PERC基本持平。
在光伏電池技術迭代的背景下,多家機構看好TOPCon量產速度領先企業,以及享受電池產能規模擴張紅利的設備及材料企業。中信證券認為:
LPCVD和PECVD都將成為電池組件企業的選擇,且PECVD的邊際變化更為明顯;
材料端將迎來銀漿需求增長和品質要求提升,目前TOPCon電池銀漿消耗量為100-120mg/片;
此外,TOPCon組件封裝上主要采用POE膠膜,而POE膠膜不管是銷售價格上還是在毛利率上,相較于普通的EVA膠膜都有所提升。
據《科創板日報》不完全統計,A股產業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