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突然解雇FBI局長,接著“泄密門”被曝光,特朗普面臨被彈劾的危機。在投資者猜測他會不會步尼克松后塵時,有必要回顧上世紀“水門事件”發生后市場什么反應。
單從美股表現看,“水門事件”是一場災難。從1973年初到尼克松下臺的1974年8月,標普500指數幾乎腰斬,跌約50%。
不僅是“水門事件”前后,整個上世紀70年代,美股都處于史上最漫長、最慘痛的熊市。在1966年首次收創990點后,道指直到1982年才再度站上這一點位。下圖可見,1979年的《商業周刊》封面文章甚至宣告“股市已死”。
“水門事件”引發的政治動蕩固然令投資者擔憂,可那并不是美股跌跌不休的罪魁禍首。雅虎財經文章指出,當時股市最大的麻煩出在經濟方面。1973年第一季度,美國GDP年化增長率達到10.2%,一年后經濟增速已是負值,為-3.3%,陷入經濟衰退。同時國內通脹和失業率高漲。1974年11月CPI同比增長9.6%,1973年1月增速還僅有3.6%。到1975年5月,失業率升至9%。值得一提的是,通脹高企隨著油價飆漲而來。由于OPEC產油國對美國等西方國家發起石油禁運,1973年全球爆發石油危機。1974年1月,油價由一年前的3.56美元/加侖漲至10.11美元/加侖。
當然,特朗普目前并沒有面對像“水門事件”前后那么嚴峻的基本面。不過分析師警告,一旦市場真正認識到政治風險,形勢就會急劇惡化。 資產管理及研究機構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分析師在本周三的報告中指出,關鍵是市場可能對政治風險做出的反應:先是慢慢意識到存在政治風險,然后一下子全部爆發。這就是大多數人接受重大變化既成事實的基本模式。
Bespoke還提醒,雖然股市最終會對特朗普相關的政治風險做出拋售的反應,但不能僅僅因此就認為做空美股能獲得不錯的回報,因為預測是否以及何時大拋售并不容易。
華爾街見聞昨日提到,在本周二《紐約時報》爆出特朗普上周向俄羅斯外長透露高度機密信息后,PredicIt網站統計,特朗普今年遭彈劾的幾率猛增50%,升至29%。次日全球市場已經緊急切換到避險模式。本周三,“恐慌指數”VIX飆升20%;歐股跌逾1%,美股三大股指開盤跌近1%;現貨黃金一度漲1.8%創本月新高;美元指數跌破98,創去年11月特朗普勝選以來新低;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跌近3個百分點,恐將創兩個月最大單日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