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1日,深圳—諾亞控股有限公司(“諾亞財富(28.64, -0.03, -0.10%)”)舉辦了“諾亞智匯—大衛·魯賓斯坦”的專場活動,凱雷投資集團聯合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和諾亞財富執行總裁林國灃,與千余位超高凈值客戶分享了投資見解和配置建議。
本次論壇圍繞全球投資機遇的主題,探討了如何在劇烈變革的全球市場大環境下,進行投資以及風險機會的把握。魯賓斯坦的到來不僅意味著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也是諾亞財富作為行業領軍者,在中國經濟轉型、資本市場變革的關鍵時刻致力于為中國投資者尋找最先進的投資理念及投資哲學的成果。
凱雷投資集團聯合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
聚焦中國市場,PE巨頭來了。大衛·魯賓斯坦創立并管理著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但他卻不是做金融出身的,這位27歲就成為卡特總統助理的法律高材生,在造就凱雷的金融成就的過程中,更多的是用企業管理的思維邏輯和策略方式。魯賓斯坦在凱雷投資集團的角色,被譽為“律動的心臟”、“靈魂人物”,其更像是凱雷的策略和架構設計師—除了定策略方向之外,還要負責募資、政府關系、投資關系,并參與交易案決策。其更重要的貢獻是:在關鍵時點上,做出正確的方向判斷和決策,而這又屢次將凱雷帶入新的階段。
中國PE投資領域被廣泛關注。2017年,宏觀經濟諸多挑戰,經濟結構轉型進入關鍵時期,市場也動蕩不已,投資人尤其關注今年資產如何配置,如何可以保全資產、穩健增值。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代表跨市場周期的PE投資產品,被投資人大力追捧。據日前歌斐資產發布的《2016年PE/VC白皮書》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底,共有1351只私募股權基金完成募集,募集規模達1746.95億美元,分別比2015年全年增長12%和105%,無論在數量還是規模上都創下歷史新高。據觀察, PE產品早期和發展期的投資數量明顯高于擴展期和獲利期,投資活躍度最高。但隨著A股IPO的常態化,2016年早期和發展期的投資數量有所下滑,獲利期(pre-IPO)項目關注度上升。
諾亞財富邀請凱雷來到中國,引薦給內地投資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同凱雷在私募股權領域的巨大影響力。自2008年,諾亞財富在私募股權投資領域就開始布局,精耕細作近十年。2014年開始,諾亞財富在全球范圍內尋找頂尖私募投資機構,并覆蓋黑石(32.47, 0.59,1.85%)、凱雷、KKR、橡樹資本、麥金利資本、德州太平洋(TPG)、貝恩資本等老牌知名企業,全球和中國Top10級別的綜合型PE管理人中,超過50%是諾亞財富的合作伙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其中很多管理人很少向個人投資者開放募集。
去年,諾亞財富成立英國澤西方舟信托公司和今年3月成立諾亞美國公司后,標志著諾亞財富正式進入了全球化2.0的新征程。“今年的國際化戰略方向會集中在海外渠道的建立和拓展,我們會在高凈值華人比較集中的國家和地區開始布局服務網絡,為全球華人提供綜合金融服務和投資中國的機會。”林國灃補充道。
在當日的活動中,諾亞財富集團總裁林國灃先生表示,出于風險分散的需求,家族資產投資日趨全球化,美國、歐洲的高凈值客戶平均25%的資產是分配在國外。而中國,這個數字是4.8%,未來全球化投資仍然是一個明顯的趨勢。早在2012年,諾亞財富就開始了全球化的發展,率先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諾亞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緊隨其后的2014年,應業務發展需要,相繼成立諾亞保險(香港)有限公司和方舟信托(香港)有限公司,并且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