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協會收到國家發展改革委向中國證監會推薦的第二批資產證券化PPP項目清單,“臨沂市陽都熱力有限公司PPP項目”等8個項目符合條件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推薦。記者發現,這也是自首批4單PPP資產證券化項目落地后又一最新動作。
首批和二批僅相隔兩個月
2016年12月26日,協會披露,國家發展改革委與中國證監會聯合啟動傳統基礎設施領域的PPP項目資產證券化工作。今年3月10日,首批4單項目高效落地,標志著PPP資產證券化新時代的開啟。
今年3月,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國家發改委向證監會提供了首批9單PPP資產證券化項目推薦函,其中包括交通設施、工業園區、水務、固廢處理等類型的傳統基礎設施領域項目。隨后,滬深交易所對符合掛牌條件的4單資產證券化項目發放了無異議函。
時隔兩個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向中國證監會推薦的第二批資產證券化PPP項目清單也在5月4日出爐。
交通設施領域占比最高
記者注意到,本次8個項目分別是臨沂市陽都熱力有限公司PPP項目、青島海灣大橋項目、三門峽市三聯熱力PPP項目、武漢漢西污水處理廠PPP項目、惠東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廣惠東延線)一期工程項目、廣西靈峰(桂粵界)至八步公路項目(廣賀高速公路賀州段)、成自瀘赤高速公路(瀘州段)、黔西至大方高速公路石板至關東段項目。
從數量來看,首批和第二批(即本次)發改委推薦項目相差無幾,但涉及類型稍有差別。本次交通設施領域數量最多,多達5單,其次是熱力2單,污水處理1單。
從首批項目審批看到,國家發改委在推薦首批項目后,滬深交易所便很快受理了符合條件的項目,經過2日就獲得了無異議函,正式獲準發行。基金業協會在收到首單產品的備案申請后,也于1個工作日完成了備案核查工作,并出具了備案確認函。這么看來,從交易所掛牌成立,到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均體現了“綠色通道”的優勢,而按照首批慣例,本次也會沿襲首批項目的發審節奏。
基金業協會就表示,結合首批PPP項目資產證券化產品的實踐經驗,協會將根據“綠色通道”備案核查機制安排,繼續配合相關機構做好推進落實和備案核查工作,大力支持傳統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