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創板上市公司*ST慧辰(6885000.SH)公告稱,由于控股子公司北京新唐普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唐普華”)通過虛構與第三方業務、簽訂無商業實質的銷售合同、提前確認項目收入等方式虛增收入和利潤,公司招股說明書和多份財務報告存在虛假記錄。2023年12月22日,公司收到北京證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
在這些人中,*ST慧辰和4名時任高管被警告,總共被罰款1600萬元。
據時代商學院統計,截至2024年1月7日,科技創新板開業四年多,已有6家上市公司被曝財務造假,中信證券(6000300).SH)、中信建投(601066.SH)、海通證券(600837.SH)等待頭部券商企業都參與其中。作為保薦承銷機構,中信證券更是獨攬其中2家,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作為資本市場的“守門人”,為什么中信證券、中信建投等券商沒有充分發揮行業“龍頭”的示范作用,反而屢屢陷入財務造假案的漩渦?作為資本市場的“守門人”,保薦機構應該在實踐過程中勤奮盡責,充分發揮認證和檢查的作用。然而,近年來,IPO項目“帶病”和“任性撤單”的情況并不少見。
根據Wind數據,根據已完成的IPO項目(指已發行和已終止的項目)統計,2023年,中信證券推薦的IPO企業有62家已完成,其中30家已成功發行,32家已終止IPO,占51.61%。
在32家終止IPO的企業中,有29家終止IPO的撤回材料,其中1家終止注冊(注冊環節終止,山東晶導微電子有限公司),1家終止審查(主板審批制,燕文物流有限公司),1家將被否決(思必馳科技有限公司)。
據財聯社統計,2023年,在被罰券商中,中信證券以17張罰單居首,其中投資銀行業務違規、經紀業務違規、信息系統異常罰單分別為10張、3張、4張。可以看出,中信證券的違規行為主要集中在投資銀行業務上。
就ESG而言,截至2024年1月5日,中信證券的WindESG評級為A級,華證碳中和ESG評級為BBB級,商道融綠ESG評級為B+級,雖然行業評級略有不同,但總體上保持了行業前列。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