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下,軍費擴張要與GDP增速相適應。冷戰時期,蘇聯國防負擔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軍費/GDP比例一度達到15%以上,最終拖垮經濟。我們認為,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當前環境下軍費增速不宜過高,預計未來10年將保持7-9%增長。
軍民融合下,我國軍工投入呈現多元化、多渠道的新特點。除了軍費開支外,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已有超過10個地方政府和軍工集團牽頭的軍民融合產業基金成立,規模達到千億級別。
軍費既看“量”更重“質”,增速“新7”比“舊10”好,新常態下國防建設由規模驅動轉向改革和結構調整驅動。
裝備費占比將由33%提升至40%。我國國防現代化發展要求未來一段時間武器裝備要盡快更新換代,目前我國裝備費占比大概為1/3,考慮到美國在武器裝備快速發展時期,軍費中“采購+研發”平均占比為37%,加上細分項調整,預計未來10年我國軍費中裝備費占比將達到40%左右。
軍費結構偏向“??哲?信息化”。以史為鑒,美國軍費結構偏向??哲姾托畔⒒b備,更適應現代戰爭,奠定冷戰后霸主地位;2017年采購和科研預算中,海軍和空軍預算分別占比33.78%和39.19%。長期以來,我國在陸軍裝備投入較多,目前??昭b備和信息化建設與美國差距較大,未來將成為重點投入領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