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受近年來就醫人群增長等因素影響,高值耗材的銷量快速提升。而在過去幾十年間,我國允許公立醫療機構使用醫用耗材時,可對患者收取一定比例的加價。之前在很多醫院它是選擇單價在500元以上的加成5%,單價500元以下的加成10%。那么實施耗材加成跟藥品之前加成一樣,會導致醫院去采購高價 而不是從性價比的角度去采購。
截至目前,安徽、福建、天津、廣東、北京等8個省市已全面取消醫用耗材加成。業內人士認為,醫用耗材的聯合采購、集中采購大概率將在今年下半年繼續推進,這對國內醫用耗材企業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在醫療機構降低采購成本的情況下,原本價格高的進口耗材,有望被價格低、質量好的國產耗材替代。但是整個行業面臨的挑戰也不可小覷,耗材生產企業需對原有的流通環節和銷售模式進行變革。
高值耗材它可能最主要的還是它的渠道的加成太高,可能有些高值耗材有兩倍到五倍這樣一個加成,所以它中間渠道水分確實是比較大的。也許它的第一步可能對我們上市公司的一些出廠價并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申萬醫療器械板塊共計52家公司,截至6月26日收盤,板塊總市值超過6008億元。根據今年一季報,整個醫療器械板塊銷售毛利率約49.75%,凈利率約18.55%。分析師表示,高毛利是醫療器械行業的明顯特點,但由于醫療器械板塊子行業眾多,細分行業分化向來突出,目前來講,大中型醫療設備的凈利潤增速明顯高于行業整體增速。
萬得數據顯示,年初至今,上證綜指上漲超19%,同期醫療器械及醫藥板塊漲幅均在22%左右,醫療行業總體表現強于大盤。但自4月中旬起,兩個板塊的回調幅度出現分化,4月15日至今,醫療器械板塊跌幅超過6%,醫藥板塊跌幅超過8%。分析師認為,與醫藥生物行業相比,醫療器械相對而言近期受政策沖擊較小,兼具防御性和成長性。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