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市場震蕩不休,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熱情高漲,繼續向市場傳遞正面信號。
1月22日,A股市場再次遭遇重挫,上證指數跌破2800點關口,再創新低。當晚,超過60家A股市場、H股上市公司密集發布回購公告,用“真金白銀”向市場傳遞信心。
與此同時,第一批回購主題ETF最近剛剛上報。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的最新信息,1月17日,易方達、華夏、博世、鵬華、景順長城等5家公司正式報告了一系列回購指數ETF,其中易方達、華夏、博世報告了中國證券回購價值戰略ETF,景順長城和鵬華選擇布局中國證券回購ETF。基金公司認為,A股市場回購具有“反周期”的特點,“回購浪潮”的出現往往是市場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
60多家公司發布了回購相關公告
1月22日晚,20多家A股上市公司和40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密集發布了回購公告,包括回購提議、回購計劃、回購實施進度等,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釋放積極信號。
例如,康恩貝發布公告稱,公司召開第十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臨時)會議,審議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公司股份,公司回購總資金不少于2億元(含),不超過4億元(含),資金來源均為自有資金。回購股份的期限自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計劃之日起6個月內。
同日,天新藥業還宣布,公司召開第三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以9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投票結果審議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股份計劃,回購股份總額不低于6000萬元(含),不高于1.2億元(含)。回購實施期限自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回購計劃之日起12個月內。
據Wind統計,僅1月22日晚,康恩貝、天新藥業、中國傳媒、普利特、中和科技、臥龍電驅等6家上市公司就發布了回購計劃或提案,預計回購金額從3000萬元到4億元不等。
同時,15家上市公司發布了回購實施進度或完成公告。例如,截至1月19日,公司通過股份回購專用證券賬戶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公司股份247.4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1.14億股的2.17%,總成交額8401.23萬元(不含交易費用);截至1月22日,公司已回購公司股份352.4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2.0722%,累計回購金額為7717.6萬元;截至1月22日,公司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公司股份793.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1108%,總資本為7600.64萬元(不含交易費用)。
在香港股市方面,友邦保險、小米集團、快手、金山軟件、金蝶國際、中國軟件國際、德國銀行世界、中電光谷、固生堂等41家香港上市公司于1月22日宣布回購。
其中,友邦保險宣布,公司于2024年1月22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回購260萬股,回購金額1.55億港元,是當日回購金額最高的港股。近30日,公司回購3910.74萬股,回購金額24.86億港元。
第一批回購主題ETF剛剛上報
在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熱情高漲的同時,首批回購主題ETF也剛剛上報。
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的最新信息,1月17日,易方達、華夏、博世、鵬華、景順長城等5家公司正式報告了一系列回購指數ETF,這也是該行業首次報告了一系列回購ETF。其中,易方達、華夏、博世報告了中國證券回購價值戰略ETF,景順長城和鵬華選擇了中國證券回購ETF的布局。
具體來說,中國證券交易所回購價值戰略指數是選擇估值水平較低、業績預期較好的50家上市公司作為股票回購事件的指數樣本。指數定位反映了股票回購行為的驅動邏輯,即基于信號傳輸理論,選擇當前估值水平較低、未來基本面預期良好的證券組合。
中國證券回購指數是選擇滬深回購比例較高的100只證券作為指數樣本,反映較高回購比例證券的整體表現。
博世基金認為,上市公司回購的目的包括穩定股價、突出股票價值、股權激勵和集中控制。自2018年以來,A股回購的數量和數量呈上升趨勢。縱觀歷史,回購潮的出現往往是市場處于相對較低的水平。A股市場的回購具有“反周期”的特點,往往在股市下跌時集中回購。除了估值低、投資回報率高的特點外,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和歸屬于母親的凈利潤增長率都很好,具有價值,但也表現出一定的增長,具有良好的投資價值。
一般來說,與現金股息相比,股份回購可以通過減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另一方面,股份回購可以向市場傳達低估上市公司股價的信號,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并對當前的估值水平形成強有力的支持。
2023年回購家數創歷史新高
股份回購也得到了監管層面的鼓勵和支持。2023年8月,中國證監會明確了“活躍資本市場,增強投資者信心”的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出“修訂股份回購制度規則,放寬相關回購條件,支持上市公司開展股份回購”
隨后,2023年12月,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規則》,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回購便利性,完善回購約束機制。
在2024年1月12日中國證監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3年11月至今兩個多月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更加積極,繼續向市場發出積極信號。期間,滬深309家公司新披露回購增持計劃,金額上限428億元,披露家庭數量和金額上限同比增長189%和85%。根據公告實施情況,514家公司實際回購增持金額超過277億元,實施家庭數量和金額同比增長46%和71%。
Wind數據顯示,2023年,近1400家上市公司回購股票,創歷史新高,回購總額915.63億元。其中,榮盛石化回購26億元排名第一,其次是牧源股份、寶鋼股份、格力電器、海爾智佳、鹽湖股份、威爾股份、海康威視、中聯重科等多家上市公司。
“我們也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開始回購股份并取消股份。”易方達基金經理張坤在2023年第三季度報告中關注回購,股份回購的好處之一是,通過股份回購,管理層清楚地表明,他們關心股東財富,而不是忽視股東只擴大企業領土,使股東利益不利于股東利益,甚至損害股東利益。投資者應該給那些被證明關心股東利益的管理層控制的公司提供更高的價格。
張坤認為,在當前高質量公司估值普遍非常有吸引力的狀態下,長期股東回購價值增長明顯大于同一股息,期待看到越來越多的高質量公司總股票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相當于長期投資者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增加其在高質量公司的股權比例。更多股票資訊,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