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銀行 / 保險 / 汽車 / 房產 P2P> 銀行進入“接單季” 監管鐵拳促使更多罰單“在路上”

銀行進入“接單季” 監管鐵拳促使更多罰單“在路上”

2017-07-06 09:3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陳瑩瑩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中國證券報

炎炎夏日,灼熱的空氣令人們炎熱難當,但是相對比天氣的炎熱,令商業銀行更加煎熬的是監管部門開出的罰單。多位地方銀監局人士表示,本輪銀行業風險排查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信貸業務、票據業務、同業業務等的“風險點”備受監管部門關注,預計接下來的罰單仍將主要針對這些領域。

有媒體統計,二季度銀監系統對銀行開出的罰單超過500份。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票據業務違規、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銀行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房地產開發貸款違規等是監管部門處罰的主要問題。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一行三會”出臺多項措施,著力整治同業業務、理財業務、投資業務,銀行業迎來“罰單季”。短期來看,監管力度加強給銀行的理財業務、同業業務等帶來較大影響,但長期來看,有效監管有助于銀行規范經營行為,促使業務有序健康發展。

銀監局對銀行再度實行嚴監管


  大額罰單頻現


  中國證券報記者估算,從上半年整體數據來看,銀監系統對銀行開出的罰單數量可能超過去年全年,并且大額罰單頻現。

  6月末,北京銀監局披露6張罰單,其中對民生銀行北京分行、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分別開出的850萬元、800萬元大額罰單引人關注。這兩家分行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均為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除對銀行業經營機構的大額罰單外,監管部門還有其他嚴厲的處罰措施。7月4日,天津銀監局公布對張仲夏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為張仲夏票據業務違規操作,天津銀監局決定禁止其從事銀行業。此前,北京銀監局也對某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管理人員做出行政處罰,禁止其終身從事銀行業。

  綜合來看,今年以來,銀行因信貸業務問題受到處罰的案例最多,監管部門披露的主要違法違規事實集中在挪用貸款資金、違規授信、貸款五級分類違規等。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金融機構部銀行業組長梁榮棟認為,過去10年,受益于銀行股改上市、國內外宏觀大環境理想和政策推動,銀行業經歷了井噴式增長,但存在發展速度與質量的失衡。個別銀行過分追求市場份額、規模和速度的外延式增長,對管理、技術、隊伍等內涵式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內控執行不力、風險管理不到位帶來的操作風險較為多發。近年來,銀行業案件處于高發狀態,既有侵吞挪用客戶資金、違法違規放貸、私售理財產品等內部案件,也有騙貸、偽造票據等外部案件,操作風險管理面臨諸多難題。


  更多罰單“在路上”


  7月以來,大同銀監局集中披露47張罰單。西部地區某銀監局負責人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很快我們也將披露一批行政處罰決定。目前‘三三四’各項排查仍在進行之中,由于任務比較集中,我們的現場檢查、行政處罰以及銀行本身的自查自糾只能同步進行。”

  該負責人表示,銀監局披露的行政處罰決定往往會有一段時間的滯后,從發現問題到真正做出處罰決定,一般需要一個月以上。銀監局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不會立即開出罰單,而是會給予涉事機構申辯的機會。“發現問題后,我們會告知機構。如果機構覺得監管部門的處罰不當,可以提交相關證明、證據。”多位地方銀監局人士坦言,像“三三四”排查這樣大規模、集中的風險排查是第一次。排查過程中,監管部門發現一些老問題仍較嚴峻,尤其是信貸資金被挪用、票據業務違規等。預計接下來銀監局開出的罰單將主要指向信貸業務、票據業務、同業業務等“重災區”。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去年至今年一季度,全國樓市火熱,部分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領域,如違規為房地產開發企業融資、個人消費貸挪作購房首付款等。這些違規行為成為監管部門本輪風險排查的重點。

  對于近年來快速膨脹的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監管部門排查的重點在于:是否按照“穿透性”原則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準確進行會計核算、風險計量并足額計提資本;表外理財業務是否違規通過人為調整將非標準化轉為標準化,突破非標監管指標等。


  收縮同業與房貸業務


  頭頂監管的壓力,不少銀行放慢了擴張的步伐。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銀行的同業資產、負債規模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中國銀行最新發布的三季度全球銀行業展望報告認為,金融去杠桿將持續推進。二季度以來,“一行三會”密集下發監管文件,積極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重點指向同業、理財、委外等業務,去杠桿力度持續加強,促使銀行壓降同業、理財以及投資業務規模。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認為,罰單對于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震懾作用甚大。在去杠桿、防風險的大背景下,銀行已對相關的同業、票據進行自查自糾,對一些違規的業務創新提出風險警示。雖然同業業務本身沒有“原罪”,但同業和委外等業務相互交織,導致杠桿率快速上升、期限錯配嚴重,給整個銀行體系帶來不穩定性,這是監管部門對同業、票據、理財等業務加大監管力度的重要原因。從統計數據來看,一季度同業資產、負債已明顯收縮,在銀行業總資產的占比明顯下降,未來仍會保持下降態勢。未來同業業務的發展方向第一是回歸流動性管理的本質;第二是加強合規金融,確保業務創新不繞開監管。

  對于備受關注的房貸業務,多位業內人士透露,由于今年監管部門明確個人房貸在新增貸款中的占比不能超標,不少銀行近期大大收縮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投放額度,預計收緊的趨勢在下半年仍將持續。

(原標題:監管鐵拳頻出 銀行進入“罰單季” 更多罰單“在路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