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如何選擇主題基金,可以歸納為八個字:避虛就實,貨比三家。
避虛就實:指的是需要看主題的內在價值。我們回顧過去幾年的基金主題,會發現每年都有新熱點。
2014年熱點主題有國企改革、自貿區、新能源汽車等;
2015年熱點主題有互聯網+、一帶一路等;
2016年熱點主題有雄安新主題、新能源等。
面對這些主題,需要做到避虛就實。當下熱門主題需要看兩個有效性:第一,有長效性,具有持續發展的前景,不能曇花一現;第二,有實效性,不能是空架子、玩概念,需有實際效果。
市場上有京津冀ETF、杭州灣區ETF、長三角主題基金、珠三角區域發展主題基金以及泛沿海區域主題基金。這些基金涉入的主題也很多,由于屬于主動型主題基金,基金經理的自由度非常大。有的是投資于注冊地在特定區域的上市公司股票,有的是投資于主營業務在特定區域的上市公司股票,有的是投資直接受益于特定區域經濟發展的上市公司股票。
貨比三家:指的是在同一主題下,在挑選基金的時候要注意多做比較。即便是同一主題的主動型基金,在不同的基金經理的管理下,策略上也會有差異。
我們從同一主題的滬港深主題基金為例,滬港深基金于2016年6月成立,共18只滬港深基金,從這18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可以發現,A股與港股的投資比例差別很大。
其中6只基金的十大重倉比例中投資A股的占比小,有的甚至不配置A股。其余12只基金中,十大重倉比例中投資A股占主要比例。如果你投資滬港深主題基金的目的是買港股,應該選擇配置A股占比少的6只基金。
也就是說,主題基金名稱只是表象,還得仔細分析重倉股。因為很多主題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比如消費主題中有主要消費和可選消費,健康主題有醫藥主題、康復主題、生物技術主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