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于對互聯網平臺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從事違法違規業務開展清理整頓的通知》。通知表示,近期,一些互聯網平臺仍然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違法違規業務,存在較大風險隱患。
一些互聯網平臺明知監管要求(包括交易場所不得將權益拆分發行、降低投資者門檻、變相突破200人私募上限等政策紅線),仍然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將權益拆分面向不特定對象發行,或以“大拆小”“團購”“分期”等各種方式變相突破200人限制。
一些產品無固定期限、資金和資產無法對應,存在資金池問題;一些產品未向投資者披露信息和提示風險,甚至將高風險資產進行包裝粉飾,向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中小投資者出售,一旦信用風險爆發,可能影響社會穩定。
通知還下發了清理整頓工作要求,強調堅決整治亂象、消除危害。
對于2017年7月16日以后仍繼續與各類交易場所合作開展違法違規業務的互聯網平臺,請各地整治辦會同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及其他相關部門,對相關互聯網平臺開展現場檢查,查實互聯網平臺是否存在變相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發放貸款、代銷違法違規產品、無代銷資質銷售金融產品、未取得相關資質開辦資產管理業務等問題,并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以金交所為例,其產品為私募性質,但普通投資者僅通過簡單的在線風險測評,就能夠以1000元甚至更低的金額,在互金平臺上購買金交所產品,類似之前的信托、資管計劃等私募產品收益權拆分轉讓,如何防范其中風險,是個問題。但這一模式并非個例,在行業內普遍存在。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28家互聯網理財平臺仍在發售“金交所”產品,其中包括百度理財、京東金融、蘇寧金融、恒大金服、騰訊理財通等大型互金平臺。
與28家互金平臺合作發售產品的地方金交所(中心)共有19家,其中合作平臺數量最多的是大連普惠金融交易中心。而值得注意的是,大連地區共有3家金交所(中心)涉及此類違規業務。
注:國務院批設的9家金融資產交易所如下:
1)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2)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3)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所、4)上海黃金交易所、5)上海期貨交易所、6)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7)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8)鄭州商品交易所、9)大連商品交易所。
推薦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