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5月遇強監管而迅速收縮的同業存單發行量,自6月開始出現回暖。最新數據顯示,進入7月后,同業存單的凈增量還在增加。業內人士認為,如果監管維持目前的力度,沒有進一步的約束文件出臺,同業存單的發行量可能會持續回溫,但不會再現兩三年前爆發式的局面。
根據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固收研究團隊7月11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按周計算,上周(7月3日-9日)同業存單凈增量為1603億元,而本周僅7月10日一天凈增量就達到626億元。這一表現延續了6月的狀態,5月29日-7月2日的五個星期,同業存單凈增量超過3000億元。
將時間線再拉長來看,同業存單自2013年被推出,發行數量便呈“井噴”狀態。2016年發行規模高達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0%。但是,在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的流動性得到了補充的同時,同業存單也一定程度上成為了套利和規避監管的工具。
這遭到了監管的重點點名。今年4月銀監會連發多道文件治理金融業亂象,其中“三套利”、“三違反”等文件劍指銀行同業業務,強監管之下,同業業務增速放緩。數據對比顯示,今年2、3月,同業存單凈融資還一度分別達到9518億元、4255億元,而4月則急劇收縮至1157億元,5月更是跌至-3328億元。
對于同業存單發行量的爆發、暴跌再到回暖,華創證券固收分析師吉靈浩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5月發行量為負,是因為央行和銀監會監管力度增強,同時疊加資金面緊張,資金利率上行,即使銀行有需求,但也可能發不出來。“6月資金面相對松了一些,而且銀行本身就有發同業存單的需要,不僅可以融資,為委外的資金‘續命’,同時可以改善MPA監管的指標,所以對銀行來說,更有動力在季末發行同業存單。”
6月資金面的由緊轉松,也可以從同業存單收益率的變化得到印證。根據中國貨幣網發布的同業存單收益率曲線顯示,6月上旬,對應城商行和農商行的AA+曲線一個月期同業存單收益率整體呈上升趨勢,并于6月12日達到5.3%高點。隨后逐漸回落,6月30日下降到3.8%,7月11日已經降至3.7%以下。
吉靈浩表示,7月同業存單到期量也比較大,所以預計發行上還會保持較大規模。不過當前資金面較6月又有所收緊,所以預計同業存單收益率可能會回到上行通道。更長期來看,則主要還在于監管的力度。“如果約束越來越強,可能存單發行量就會下來。但如果保持目前這種力度,即雖然指出發存單買資管計劃是空轉套利,卻沒有出臺真正的監管文件進一步予以約束,存單的發行量短期內恐怕還下不去。”
監管力度的這一因素也被其他業內人士提及。按銀監會前期部署,商業銀行本應于6月12日前遞交“三違反”、“三套利”自查報告,7月15日前遞交“四不當”的自查報告,不過,多家媒體報道稱,6月初開始,銀行陸續從各分管部門或各地銀監局收到了可以延遲遞交自查報告的口頭消息,延期時間為1-2個月,為的是銀行業在去杠桿的同時,也能維持金融穩定。有分析認為,正是在此政策背景下,6月同業存單發行開始放量。
不過,吉靈浩也表示,現在同業存單發行量本身就比較大了,如果監管力度沒有進一步加強,估計發行量會緩慢增長,但不會再出現此前爆發式的增長。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