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監管從嚴,近期不少P2P平臺將目光轉向了網絡小貸牌照。而在一窩蜂搶購潮下,一張牌照的價格沖至上億。
“雖然今年以來網絡小貸牌照的發放速度還算比較快,但是可以預見的是,監管層接下來肯定會對這一塊逐漸加強審核與監管。所以,現在不少P2P平臺都想搶在監管的口子收緊之前,拿下網絡小貸牌照。”8月11日,北京一家P2P平臺的負責人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說到底,金融行業是一個高風險、高門檻的行業,從當前的情況來看,牌照制是趨勢,包括網貸行業。”
P2P平臺加入爭搶
網貸之家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全國累計已經發放網絡小貸牌照153張(含已獲地方金融辦批復未開業的公司),主要分布在19個省市,其中,有29家是早期成立的傳統小貸將經營范圍變更為網絡小貸。
央行發布的小額貸款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643家,貸款余額9608億元,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313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阿里小貸和阿里微貸的螞蟻借唄、花唄項目2017年上半年共發行39只小額貸款類專項計劃,總規模達958億元。
從當前的情勢來看,雖然在今年2月份,銀監會提示了網絡小貸的風險,稱在網絡小貸尚未出臺全國性的意見和辦法之前,希望各地能夠慎重批設,但是市場對網絡小貸牌照的熱度顯然有增無減。
據了解,目前不少互金公司都在積極申領網絡小貸牌照。“網絡小貸牌照有很強的市場需求。一方面,網絡小貸的業務不受注冊地限制,可滿足企業全國范圍內的業務需求,實現跨區域經營,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獲客成本;另一方面,隨著消費金融市場的擴大,網絡小貸行業前景更加光明。”開鑫金服總經理周治翰說。
紫馬財行CEO唐學慶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相比線下的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貸公司突破了地域限制,可以面向全國發放貸款。同時,網絡小貸也沒有P2P網貸面臨的諸多政策限制,發展空間較大。而且,政府也支持具有數據基礎、客戶資源的公司拓展貸款業務。
唐學慶指出,從目前已申請到網絡小貸牌照的公司來看,它們大多數分布在房地產、商貿物流、汽車等實業領域,互聯網金融平臺申請網絡小貸牌照的占比并不是很高。“部分互金平臺申請網絡小貸牌照,可能是出于業務拓展的需要,畢竟綜合經營是目前金融行業的一大潮流,而網絡小貸的發展前景讓人看好。而且,互金平臺在前期發展中,積累了數據基礎和客戶資源,拓展網絡小貸業務可以駕輕就熟”。
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自2016年8月24日P2P網貸限額令出臺,大額標平臺開始尋求其他途徑對接大額標,雖然各地金融辦對網絡小貸同一借款人的貸款額度也做出了限制,但與P2P網貸行業的硬性額度指標相比,彈性更大。因此越來越多的P2P網貸平臺選擇成立網絡小貸公司,消化大額標的,以規避監管合規要求。
牌照價格水漲船高
據記者了解,目前,針對網絡小貸的監管,尚無全國性的規范文件出臺。
不過,唐學慶指出,從多地已發布的監管工作指引來看,申請獲得網絡小貸牌照并非易事。以山西為例,該省要求網絡小貸公司的主發起人應為省內實力強、有品牌、具備大數據基礎、擁有會員或客戶資源的企業,而且網絡小貸公司的注冊資本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金,注冊資本金不得低于2億元。
“網絡小貸牌照的申領關鍵是看申請主體自身資質是否符合監管規定。根據目前監管日趨收緊以及網絡小貸行業前景來看,獲得網絡小貸牌照的難度也會不斷提升。”周治翰說。
理財范CEO申磊也表示,互聯網金融規范發展是大勢所趨,很多公司都已將布局牌照業務提上日程,包括互聯網小貸牌照更是在考慮之中。當前金融監管部門從中央到地方對于互聯網小貸牌照的管理已經比較規范,對于新興金融機構,申請互聯網小貸牌照的難點在于,監管普遍要求申請互聯網小貸的企業必須擁有實體業務作為支持,有的甚至要求必須是電商企業,這些是多數新興金融機構不具備的。
直接申請牌照的難度比較大,但這并不能徹底澆滅P2P平臺對網絡小貸牌照的熱情。據悉,不少P2P平臺都通過入股持有網絡小貸牌照公司的方式來間接地掌握一張或幾張網絡小貸牌照。
據網貸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統計,全國共有18家P2P網貸平臺或助貸平臺通過其運營主體公司或關聯企業獲得了21張網絡小貸牌照,其中來投的母公司瀚華金控獲得了3張網絡小貸牌照,分期平臺趣店也獲得了2張網絡小貸牌照。從這18家平臺來看,既有上市公司和P2P網貸平臺希望通過獲得網貸小貸牌照擴大業務范圍,進一步布局互聯網金融,也有助貸平臺希望通過獲得網絡小貸牌照以合規的方式開展業務。
于是,當前市場上的那些存量網絡小貸牌照也就成了搶手貨,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據相關媒體報道,現在最低的報價可能有1500萬元,高的到了3000萬元以上。業務做得好的,可能價格要上億。
“幾千萬的價格算是便宜的,很多時候經過競價之后都是上億的價格。而且這只是單單股權收購的價格,其實雜七雜八的費用都還沒算上。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未來網絡小貸牌照的價格只會更高。”上述P2P平臺負責人表示。比如,中國民生金融不久前花費2.78億元購入百聯投資74.33%的股權,就是為了開展互聯網小貸業務。(原標題:P2P業務受限 網絡小貸牌照身價飆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