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監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信息披露指引》(下稱《信披指引》)的出臺,為網貸行業合規化經營立下嚴規。多數平臺未采取行動
8月25日,銀監會正式發布《信披指引》,網貸平臺信息披露由此有了具體明確的標準。事實上,早在去年10月底,中國互金協會曾頒布《互聯網金融信息披露-個體網絡借貸標準》(下稱《信披標準》),共有從業機構信息、平臺運營信息、項目信息三個大類共計96項信披指標。而此次《信披指引》則分為網貸機構備案信息、網貸機構組織信息、網貸機構審核信息、網貸機構經營信息和網貸機構項目信息共五個大類63項指標。
《金融投資報》記者梳理發現,由于部分平臺早在《信披標準》發布后,就通過設置信披專欄、按月更新運營報告等獲得先發優勢,而多數平臺尚未采取行動,在合規路上觀望和遲疑。因此截至當前,各平臺的信披水平亦呈現出較大差異。(原標題:嚴規下 多數p2p平臺未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