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份,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數量僅剩2000家左右,從曾經的“百家爭鳴”跌落至此,這個行業究竟經歷了什么?
而對于網貸投資人來說,如何甄選優質的平臺仍然是最為撥動心弦的問題。
網貸平臺僅1/3存活
根據網貸之家統計的數據,到今年8月份,正常運營的網貸平臺數量為2065家,累計停業及問題平臺數量則已經達到3858家,其中僅8月份就新增36家。從其披露的趨勢來看,過去的1年間,每月停業及問題平臺的數量仍然呈現上升態勢。
同樣是來自上述機構的數據,截至8月份累計上線的網貸平臺數量為5923家,這意味著在過去的幾年間,有大約2/3的平臺已經“消失”,網貸行業“洗牌”愈演愈烈。
一方面,是因為平臺運營水平的不斷提升,出現了差異化,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另一方面,投資人在此期間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甄別能力,也使得問題平臺逐漸暴露并被市場拋棄。此外,隨著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和不斷深入,一些不符合條件或者難以進行合規調整的平臺也只能選擇主動退出。所以,這是一個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原標題:P2P從曾經的“百家爭鳴”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