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發揮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功能,敦促失信被執行人履行債務,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針對171名被執行人,與360公司達成技術合作,通過360公司旗下累計擁有超過10億用戶的“360手機衛士”APP,協助法院以電話號碼標注的方式對上述被執行人進行公布。
據悉,這在全國法院尚屬首次,是國家司法機關應用“互聯網+”與“大數據”的一項重要創新
據了解,此次171起案件共涉及物權、債權、侵權、勞動爭議、婚姻家庭、公證債權文書、附帶民事等十余類執行案件。其中,依據生效判決確定的債權以及公證債權文書提起的執行申請數量最多,占上述全部案件的77. 8%,相關涉案金額達26237萬元,“要求對方還錢”依然是執行案件申請人的主要訴求。執行法官在接受采訪時稱,仍有不少被執行人對生效文書確定的義務以及法院發出的執行通知置若罔聞。
記者注意到這樣一起案件:申請人小張出示的公證債權文書顯示,王麗(化名)應向其償還借款70. 5萬元借款及相關利息。因追討欠款無望,小張向朝陽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曾通知被執行人王麗申報財產情況,但王麗不僅未按期如實申報并償還借款本息,還試圖將法院查封的房產轉賣,收取了他人購房款300萬元。因惡意轉讓財產逃避執行,王麗被法院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
為敦促被執行人履行債務、實現申請人合法權益,朝陽法院與360公司取得聯系,并很快達成技術合作。通過360公司研發運營的“360手機衛士”APP,對失信被執行人的電話號碼進行標注。以前面所述的惡意轉讓財產的王麗為例,凡安裝“360手機衛士”APP的用戶,無論是撥打還是接到王麗被標記號碼的電話,均會在手機屏幕上顯示“王麗已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的提示字樣。被執行人履行債務后,法院將聯系360公司取消相關標注。
據朝陽法院執行局局長張維平介紹,上述舉措的目的在于切實發揮對失信被執行人的信用懲戒功能,讓失信被執行人處在一種無形的、充滿公眾輿論的環境與氛圍之中,形成威懾效應,促使其主動履行債務,進而維護并實現申請人的合法權益。
360公司表示,很高興能和朝陽法院展開技術合作,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標注和提醒。“老賴”是信用社會的一顆“毒瘤”,對司法威信和民眾合法權益都是一種危害。360手機衛士累計擁有超過10億用戶,是國內市場滲透率最高的手機安全軟件,通過對海量用戶進行提示和公布,勢必將提高司法機關威信,對法制社會建設起到積極作用。
法官之聲
近年來,由于一些人誠信意識極度缺失,賴賬不還,在法院裁判生效后依然鉆空心思逃避義務。而生效法律文書得不到實際有效的執行,失信老賴得不到懲戒,無形中又會助長背信棄義的不良社會風氣。為此,各地法院一直不斷探索各種執行和懲戒措施。對老賴的手機號碼進行特別標注,無疑是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和互聯網優勢的創新舉措,值得肯定和推廣。
與傳統的熟人社會不同,現代社會中,人的流動性更強。一旦老賴脫離失信地到其他地方工作生活,其基本上感受不到來自熟人社會的道德壓力。而且,當地法院傳統的執行措施也不能有效發揮作用,這些失信老賴可能長期逍遙法外。這顯然無利于依法治國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為懲戒失信被執行人,民事訴訟法及相關司法解釋除賦予法院拘留權和罰款權外,還授權其可以在征信系統記錄、通過媒體、網絡等其他方式公布失信被執行人相關信息。
既然可以將老賴的相關信息向全社會公布,舉重以明輕,也可以將老賴的電話做特殊標記,向與其有通信聯系的人定向公布。一方面,這是法院履行其社會治理責任的重要內容,任何人都有權了解其交易對象的信用,以便其有效評估交易風險。標注老賴電話,就是讓人們了解其交往對象,尤其是交易對象的經濟能力,信用及守法狀況,以便更好地防控風險。
此外,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公布失信人名單,往往是大批量地公布,個人信息淹沒在海量信息中。降低了其可識別度,老賴本人及其親戚朋友、交易對象和熟人未必看到,欠缺威懾力。而標注老賴電話,讓撥打和接聽電話的人均知道其是老賴,讓其感受到來自熟人社會的壓力,進而及早履行義務。
因此,對老賴電話進行標注的創新,既必要,也可行,并可推廣至全國,并且需多部門、多行業、多手段、全領域、全方位協同配合,聯合懲戒。(原標題:顫抖吧老賴!你的電話將被烙上“失信”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