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以來,不到10天時間,多個P2P平臺倒在監管利劍之下,其中不乏一些在行業內頗具影響力。監管的力度還將繼續加強,也將有更多的不合規平臺倒在這場整頓中。前不久的國家禁止虛擬貨幣交易這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據一些平臺反應,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已經開始發酵,針對P2P投資安全性的質疑聲重新占據輿論最高峰,質疑甚至放棄P2P的言論不絕于耳。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投資人究竟應該如何看待P2P,行業接下來的走勢又是如何?
真理往往只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投資的最佳狀態就是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樣才能抓住機遇。現階段應該繼續對P2P抱有信心和期許。理由有以下幾點:
1.國家支持金融創新的政策沒有根本改變,P2P網貸平臺將彌補傳統金融的不足之處,發展普惠金融。針對P2P平臺的排查,只是國家監管清除害群之馬,建立行業規范發展的規則和制度,保障投資用戶的資金安全。并沒有扼殺P2P的發展勢頭。
2.任何一個新興產業的發展,必然要經歷混亂到規范、粗放到精細的過程,網貸行業也不例外。中國電商行業發展至今十幾年,無論是行業規范還是監管制度,仍處于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與電商相比,P2P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有波折和動蕩在所難免,某寶、某東接連爆出大量假貨銷售,也并沒有影響到其繼續迅猛發展啊。網貸行業也必將在監管之下,更加合規的迅速發展。
3.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網貸依然是解決這一老大難問題的有效途徑,相比較銀行渠道的貸款,中小企業更愿意選擇網貸平臺進行周轉。這是P2P繼續存在也必將活得更好的根源所在。
4.少數平臺暴露出的問題在行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能以偏概全。銀行存管制度已經淘汰了一大批不核對的網貸平臺,監管1+3體系的形成也為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提供了明確的參考標準,也在極大程度的較低投資的風險性。P2P的發展已有幾年時間,暴露出的問題也在逐漸增多,但隨著監管制度的完善以及投資人的成熟,行業已經逐步形成具有廣泛認同的規則和模式。投資人應該看到,很多發展好的憑條在資金安全、風控體系、保障措施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成熟、完善、可靠的平臺模型。這樣的平臺,仍然是值得信賴的。
總之,無論何種投資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也需要一定的付出,畢竟天上掉餡餅的事兒并不多見。投資人不應忌憚,畢竟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不應害怕風險,只要這個風險在可控范圍那,那它就是給予。目前國內網貸投資者的整體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雖然監管風暴來了,但真正可靠的平臺依然會屹立不倒,所以我們應該對P2P抱以寬容和信心,切勿盲目“下車”。(原標題:最近不斷有平臺暴雷 投資人應該慌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