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證監會最新公布的83家被監管的私募名單中,九鼎旗下有三家子公司在錄,分別為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蘇州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和西藏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九鼎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昆吾九鼎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九鼎投資)隨后也發布公告稱,上述三家全資子公司收到證監會下屬機構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
根據公告內容,三家子公司均存在“未采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個別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進行評估”的情形。
除此以外,昆吾九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昆吾九鼎)還存在所管理的“部分私募基金未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規定辦理基金備案手續”的情形。其管理的私募基金“蘇州鼎豐九鼎投資中心(有限合伙)”也有未按照基金合同約定進行信息披露的違規情形。
據接近九鼎集團高層的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昆吾九鼎信批違規,是由于其所管理的某家基金管理人高管在協會的備案變更未及時更新所致。
而對于“未對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進行評估”一事,該人士則表示:“都有做問卷評估,但很多客戶就是忘了,或者不把問卷寄給你。但公司這邊工商變更已經提交了,如果要強行把這個客戶踢出去,客戶本人首先不同意,而且會耽誤整個基金備案和投資。”
九鼎集團近段時間以來麻煩不斷,下屬公司被罰僅僅只是一個縮影。
今年7月,九鼎集團因年報內容和美元債發債情況遭股轉系統接連問詢。8月,九鼎集團作為掛牌新三板的類金融公司,因未在4月28日前披露2017年一季報,構成信披違規,被股轉系統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9月5日,九鼎投資則又終止了針對江西南昌“紫金城”房地產項目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
實際上,九鼎集團最受詬病的還在于復牌遙遙無期。自2015年6月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和非公開發行股票”至今,九鼎集團在新三板已經任性停牌了兩年零三個月。
按照九鼎集團的說法,令公司停牌至今的香港富通保險收購計劃,早在3個月之前就已經收購完成。公司一直在向股轉系統申請復牌,但一直未通過。
另一方面,市場則普遍認為,九鼎集團遲遲未能復牌是考慮到在三板市場的股票價格問題。三板做市指數自2015年攀上1500點高位后便保持著跌跌不休的行情,今年年初受市場利好消息刺激出現短暫反彈,隨后再次一路走低,屢次刷新指數低位。9月12日最新報1014.31點,已較九鼎集團停牌時下跌近50%。
同為做市轉讓的類金融公司,思考投資的股價自2016年初至今已下跌逾60%,而九鼎集團股價還停留在2015年6月5日的收盤價18.63元/股,作為停牌2年多的做市企業,九鼎集團復牌后股價暴跌在所難免。
而與九鼎集團同屬新三板PE巨頭的中科招商、同創偉業和硅谷天堂,均已紛紛選擇協議轉讓的交易方式。
相比于做市交易,協議轉讓使得企業更容易控制股東人數和股東成分,便于沖刺IPO。同時股票價格也相對更容易控制,減少股票在疲弱市場環境下所受到的影響,這也成為今年以來新三板公司刮起“做市轉協議”風潮的原因。
界面新聞從九鼎集團做市商處獲悉,九鼎集團目前也已向股轉系統申請,將公司股票轉讓方式由做市轉讓變更為協議轉讓。在外界看來,不受做市商報價影響,即保障了九鼎集團股價在復牌后免于暴跌。
對于轉為協議轉讓是出于防止股價暴跌的考慮,上述接近九鼎集團高層的人士予以否認。該人士表示,九鼎集團此舉是對未來股票流動性的考慮,認為協議轉讓流動性更好,更有利于股東交易。具體表現為,協議轉讓不受做市商報價的影響,同時可以進行點對點做大宗交易。
不過從目前來看,九鼎集團的復牌時間則是更大的懸念。(原標題:麻煩上門!九鼎集團3家私募子公司被監管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