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晚,眾安保險發布更新后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一季度,眾安虧損2.02億元。
財報顯示,眾安2014年至2016年的凈利潤主要受該公司投資收益凈額推動,由2014年的0.80億元增至2015年的人民幣5.21億元,再減少至2016年的0.99億元。投資收益凈額已經并將會繼續因中國證券市場的表現而波動不定。
受此影響,眾安保險一季度“縮表”,資產總額從2016年末的93.32億元萎縮至2017年一季度末的85.56億元,主要是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少5.07億元;負債總額從2016年末的24.73億元萎縮至2017年一季度末的19.10億元,主要是由于金融負債減少7.16億元。
眾安預計2017年重大虧損的主要原因是:未到期責任準備金因包含更多較長年期產品(如健康及消費金融保險產品)的產品組合變動而大幅增加;經營及行政開支因人員及研發投資增加以支持公司的快速增長而大幅增加;及在生態系統伙伴平臺的銷售所產生的總保費大幅增長令手續費及傭金以及咨詢費及服務費的大幅增長。
眾安計劃繼續專注于健康及消費金融生態產品,因為相信該等產品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凈承保保費減已支付賠款減分予再保險人的賠款支出、手續費及傭金減再保險攤回、技術服務費占凈承保保費的百分比就生態系統而言健康及消費金融生態相對較高。于2016年及截至2017年一季度,眾安向五大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按總保費貢獻計)支付的手續費及傭金以及技術服務費總額分別為幣9.66億元、2.51億元。眾安表示,經營業績受維持及發展與生態系統伙伴關系的能力、進一步擴展客戶基礎及控制已產生賠付凈額及經營開支的能力所影響。隨著繼續發展、與更多的生態系統伙伴建立合作關系并錄得更多的總保費,將透過以下努力及行動逐漸降低綜合成本率:(i)進一步利用積累用戶數據以改善風險管理及定價并穩定賠付率,(ii)利用規模經濟來控制員工成本及其他經營及行政開支,(iii)更改產品組合,及(iv)不斷增加自有平臺的銷售及與小型、更專門或線下生態系統伙伴的合作。從中長期而言,旨在將綜合成本率降至100%以下并實現承保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眾安客戶數的增長。
截至2016年末,眾安累計銷售逾72億份保單,服務約4.92億名保單持有人及被保險人。截至2017年3月末,眾安累計出售逾82億份保單,服務約5.43億名保單持有人及被保險人。也即,眾安在2017年一季度新增11億份保單,新增5100萬保單持有人及被保險人。
眾安總保費由2014年的7.94億元大幅增長至2015年的22.83億元,并進一步增長至2016年的人民幣34.08億元。2017年一季度,眾安保費收入10.30億元,同比增加70.48%。
海外業務方面,眾安以ZhongAnOnlineP&CInsuranceCo.,Ltd.及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名稱向香港公司注冊處處長注冊為一家非香港公司,分別2017年9月6日及月13日獲批準及向其注冊的「ZAOnlineFintechP&C」在香港經營業務。(原標題:眾安保險一季度縮表7.8億 2017年或有重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