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到底有多少家平臺從事現金貸業務?11月20日,國家互金安全專委會在我國現金貸發展情況報告
中給出了答案。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技術平臺發現正在運營現金貸平臺2693家。其中,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移動APP從事現金貸業務的平臺分別為1044家、860家、429家。
目前有592家P2P網絡借貸網站開展現金貸業務,約占全部P2P平臺總數的15.8%。監測情況來看,近期上述現金貸平臺各類用戶近1000萬人,預計有近200萬現金貸借款人存在多頭借貸情況,其中近50萬借款人在1個月內連續借款10家以上平臺。
目前,由于近2700家現金貸平臺并沒有一個合法的放貸身份,因此,很多平臺欲借道網絡小貸獲取資質,而更多的平臺通過“助貸”模式開展業務,資金來源包括銀行、信托、P2P、小貸公司及網絡小貸公司等渠道。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7月底,全國累計已經發放網絡小貸牌照153張,共有18家P2P網貸平臺或助貸平臺通過其運營主體公司或關聯企業獲得了21張網絡小貸牌照。截至2017年11月底,有30家現金貸平臺通過其運營主體公司或其股東持有35張網絡小貸牌照(含網絡小貸公司直接開展現金貸業務).
對于現金貸未來監管方向,網貸之家研究員分析認為,監管部門會實施穿透式監管、規范利率,《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等現有成熟的監管文件將繼續作為現金貸業務清理整頓的工作依據,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監督管理;現金貸平臺將按照監管要求的準入規則進行對標整改,合規者繼續生存,不合規者則加速退場;加強機構間信用合作,鼓勵從業機構依法建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此外,業內人士認為,存量網絡小貸的清理整頓不可避免,助貸機構也將納入規范整頓的重點。
“互聯網小貸管理辦法”發布進入倒計時,面臨重拳整治的現金貸平臺在忐忑中等待“裁決”。(原標題監管風暴直擊現金貸要害 2700家平臺面臨“生死大限”)想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