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引發關注。報告顯示,目前有592家P2P網絡借貸網站開展現金貸業務,約占全部P2P平臺總數的15.8%。
一位現金貸平臺的高管透露,除了通過助貸模式向現金貸平臺提供借貸資金,也有一些P2P本身有過現金貸業務。“很多P2P平臺都不賺錢,想靠現金貸賺點錢”,該平臺高管稱,在目前的合作中,有一些P2P平臺會提供資金,現在還在正常合作中,沒有進行調整。
“我們沒有自營現金貸。但是,有這塊的小額信貸業務資產的合作。某網貸平臺負責人張云(化名),當初選擇這類資產合作,主要是源于針對網貸平臺的8·24文件,平臺求合規,需要快速轉型。”這類資產周期短、金額小、風險分散、規模化。所以,很多P2P平臺都轉型選擇了這類資產進行合作或者自營。
其坦言,這次關于現金貸話題引發的熱議,對整個行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聯動性負面效應。而其實整個行業內,更加擔心的是借款人變成老賴,不還錢的情況下,和現金貸合作的風險就比較高了。
“目前合作的供應商是否符合監管要求,我們還在確認中。如果不符合監管要求,一定會終止合作關系的。”該網貸平臺負責人稱,合規的平臺,一定是會堅決按照政府監管的要求,找尋更佳合規穩健的資產,如果現金貸不能做,基本上都不會再碰觸。
清理整頓現金貸:小貸牌照坐上火箭 一張炒到近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