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保險業國家現在是大力推崇,并提供各種利好政策。
昨日,財政部、稅務總局、保監會聯合發布通知稱,自2017年7月1日起,將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范圍實施。這標志著,此前僅在試點城市推出的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將向全國開放。
有望撬動數百億增量保費
歷時一年半,個人稅優健康險完成了從政策發布、試點到全國推行的全流程。
此前個人稅優健康險試點地區為北京、上海等31個城市。試點以來,個人稅優健康險的產品銷售件數逐月上升,呈現出一個正向增長的趨勢。
具體的政策內容為:對個人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當年(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200元/月)。單位統一為員工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應分別計入員工個人工資薪金,視同個人購買,按上述限額予以扣除。2400元/年(200元/月)的限額扣除為個人所得稅法規定減除費用標準之外的扣除。
那么,究竟哪些納稅人可以享受到商業健康保險稅收優惠政策?主要有醫保納稅人和無醫保納稅人兩類。具體是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以及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伙企業合伙人和承包承租經營者。
據了解,符合稅收政策規定的個人健康保險產品共有三類,分別適用于:對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有報銷意愿的人群;對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個人負擔的特定大額醫療費用有報銷意愿的人群;未參加公費醫療或基本醫療保險,對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有報銷意愿的人群。
商業健康保險被定義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新型產業,在扶持商業健康保險業發展方面,我國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的制度措施。而個人稅優健康險試點即將擴至全國,被視為刺激健康保險業買方市場的催化劑。
根據此前有關投行的測算,個人稅優健康險保單在產品設計、保障功能以及萬能賬戶結算率等具有一定吸引力。按照全國未來3000萬個稅納稅人口測算,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在全國實施后,有望撬動700億元左右的增量保費。
健康險增長空間廣闊
個人稅優健康險是惠民工程,是介于基本醫保和純商業保險之間的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的產品,遵循的是保障為主、合理定價、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經營原則。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的全面鋪開,也折射出由商業健康保險和基本醫保所構成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已初現端倪。
在部分保險公司看來,如果費用管控得當,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基本上能保證微利。“稅優健康險是對當前健康險市場的有益補充,預計隨著后期流程優化、互聯網渠道推動,將會促進這類產品銷售的提速?!?/span>
從更深遠的意義來說,個人稅優健康險政策也是商業保險服務醫改、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機遇。保險公司看重的,也正是借此“敲門磚”來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健康意識和健康保險消費需求。
有保險業人士告訴記者:“個人稅優健康險政策的優惠力度畢竟還是不夠的,每月200元納入免稅額,一些納稅人普遍感到額度太小。繼而會激發他們對非稅優類人身險產品、尤其是純商業健康險的進一步投保需求。所以,整個健康險市場的增長空間廣闊,增量規?;虺|?!?/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