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保險業存在和發展的基礎,而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結合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車聯網等的推廣,為大量數據的搜集和分析處理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為保險業利用大數據創新提供了越來越多的機會,保險產品量身定制恰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開始“飛入尋常百姓家”。
從全球互聯網保險創新發展趨勢來看,運用大數據、新技術創新的公司正在崛起,一些保險技術創業企業正通過數據、設計、技術在商業保險領域不斷推陳出新,基于大數據、互聯網以及精準風險計量的定制類產品日益增多。從我國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完全針對個人保險消費者的量身定制還有一定的難度,但近幾年來,隨著互聯網保險的迅速發展,保險公司基于與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合作而開發的定制類產品令人耳目一新,并在市場上形成了多個消費熱點。
第三方平臺拓展了保險產業鏈
客觀評價,目前第三方網絡平臺定制的保險產品大多與真正意義上的量身定制還有相當的距離,但這種第三方定制保險有效聯結了保險市場的需求方與供給方,推進了“以客戶為核心”的保險產品設計理念的落地,因此,對保險市場的良性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以螞蟻金服的保險平臺為例,該平臺并不自己開發設計保險產品,除了為傳統意義上的車險、意外傷害險、健康險等領域的產品提供網上銷售渠道外,還致力于發掘與消費場景相關的保險產品。在尋找發現了保險需求后,將相關需求反饋到保險公司,相當于給保險公司提供了明確的產品設計思路,待保險產品設計完成,該平臺即成為相應保險產品的在線銷售平臺,同時為保險合同履行提供數據與技術的支持。比較典型的如嵌入在電商交易、支付賬戶、在線旅游等具體場景之中的保險產品——退貨運費險、支付寶賬戶安全險等已經被市場廣為接受。目前,螞蟻金服的消費場景保險幾乎涵蓋了從商品質量保障、價格保障、訂單達成、物流保障、售后保障到商家的持續經營能力等購物鏈的所有環節,不僅提升了消費者在網絡購物各環節的消費體驗,有利于化解售后糾紛,也使保險公司拓展了業務領域,增加了保費收入來源。
再以成立于2015年8月的悟空保為例,作為保險第三方網絡平臺,該公司主打保險產品定制的理念,以B2B場景保險定制為開端,又在2017年初啟動了toC的壽險產品定制,先后與華夏人壽、橫琴人壽合作推出了至尊保終身重疾險、至尊保終身壽險與至尊保終身意外險,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悟空保通過B2B2C的模式,向保險公司定制特定類型的保險產品,進而通過自身的互聯網平臺向將消費者推送,購買流程非常便捷。這種定制模式不僅能改善消費者體驗,也可以幫助互聯網平臺優化自己的服務能力,達到消費者、保險公司與平臺多方共贏。據悉,到目前為止,悟空保已經為汽車、電動車、房屋、運動、醫療、O2O、金融、旅游、智能硬件和電商等互聯網領域提供了定制產品。
可見,提供定制保險服務的網絡平臺,相對于傳統保險業而言,已經不再是單純增加銷售渠道的概念了,而是從可保風險的認知、保險責任的重新界定、定價技術的突破、理賠流程的調整、風控技術的迭代、大數據的跨界應用以及服務資源的整合等全方位多環節對保險產業鏈重新構建,深耕了保險需求,擴充了傳統保險業的邊界,是對增量市場的拓展,而非存量市場的爭奪。
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探索保險產品定制
根據中國保監會發布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保險第三方網絡平臺是指“除自營網絡平臺外,在互聯網保險業務活動中,為保險消費者和保險機構提供網絡技術支持輔助服務的網絡平臺”。相比保險公司的自營網絡平臺,第三方網絡平臺具有流量、結算和信用等方面的優勢,加之集合了多家保險公司的多種同類保險產品,便于消費者對比和選擇,有的平臺還開發了保險產品比價或推薦功能,使消費者可以快速全面地獲得保險產品的保障內容、特色、價格等信息,迎合了保險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大大提高了保險產品的購買效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些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通過數據、技術和渠道的支持,主動尋求和發掘保險消費痛點,向保險公司定制特色保險產品,成為連接需求與供給的有效通道,大大促進了保險產品的開發和銷售。
一般情況下,我們對互聯網保險的認識是,保險公司將自己開發設計好的產品通過各種互聯網渠道進行銷售,所涉及的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僅僅相當于一個交易場所。但有些第三方平臺不甘于成為“等米下鍋”的角色,而是利用自身的流量和數據采集優勢主動尋求和發掘市場上的保險需求,并將這些需求反饋給保險公司,向保險公司定制具有特定保險責任的特色產品,進而通過自身平臺大力推廣,由于產品對特定范圍內的保險保障需求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往往容易為消費者接受甚或受到市場追捧,短時間內即可取得不俗的銷售業績。
傳統保險銷售與服務更多采納的是人海戰術,成本高、效率低,第三方網絡平臺在獲取客流量和積累客戶信息上具有獨特優勢,通過與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保險公司不僅增加了保費收入,還可以依靠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對客戶消費行為、生活習慣甚至健康狀況等深入分析,從而更準確地預測消費者的風險保障需求和細分保險市場,開發更能切中需求痛點的保險產品,制定更科學合理的費率,實現精準營銷和更周到的后續服務,并能有效避免銷售擾民,切實改善客戶體驗。從長遠來看,信息和數據分析技術的不斷提高,使得保險公司針對消費者特殊風險保障需求,推出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定制產品具有了更為堅實、科學的基礎和條件。
控制風險 完善服務
在互聯網浪潮不斷席卷傳統行業的大背景、大環境下,保險公司應積極探索、發展和創新互聯網銷售渠道和經營模式,充分利用電子商務“低成本、廣覆蓋、交易便捷”的優勢來改善消費體驗、發掘潛在客戶、擴大業務來源、優化保險服務。毫無疑問,“互聯網+”正在重塑保險的生態鏈,而定制保險前景無限。但保險的本質在于服務,這點對定制保險也不例外。
對互聯網保險定制平臺來說,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同樣可能像傳統保險中介銷售渠道一樣存在銷售誤導、條款陷阱等損害保險消費者利益的現象,而且,這種定制保險產品的保單保全、理賠等后續環節的服務從根本上還是要由保險公司來完成的,因此,如何在定制保險服務中理順第三方平臺、保險消費者與保險公司之間的利益關系,整合互聯網公司、保險公司的優勢資源,簡化和優化定制保險從購買、核保、保單變更到索賠、理賠等各個經營環節的流程,使保險消費者獲得高效、優質、便捷、安全的服務,還需要第三方網絡保險平臺與保險公司共同探索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