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壽短時間內在定增市場“連棄兩城”,或源于監管加碼。未來,如監管持續趨嚴,中短存續期產品等進一步收緊,出于資產負債率及流動性考慮,或許會有更多此類激進型險資自覺規范資金用途、調整資產配置。
近日,世紀鼎利(300050,股吧)調整重組方案,華夏人壽不再參與其中配套募資部分的定增認購。而在此前不久,南方傳媒調整后的重組方案顯示,作為其配套募資部分的定增認購方之一,華夏人壽已簽約解除了認購協議。
世紀鼎利于4月29日披露了關于調整本次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方案的公告,在配套募資的定增發行對象中,將華夏人壽刪除。
4月8日,南方傳媒也發布了調整重組方案的公告,華夏人壽也不再參與認購其配套募資的定增。此前,南方傳媒重組報告書草案曾顯示,華夏人壽擬出資1.2億元,認購配套募資定增股份不超過804.83萬股。
資料顯示,華夏人壽成立于2006年,注冊資本153億元,其在2009年至2013年都處于連續虧損中;后通過投資運作,成為險資黑馬,自2014年起扭虧為盈。在此期間,華夏人壽擴充資本并在二級市場亢奮躍進,如舉牌同洲電子、受讓希努爾股權,以及參與認購勤上股份、明家聯合等公司的重組配套募資。此外,華夏人壽通過旗下萬能險產品先后進入過民生銀行、中國平安、杉杉股份等多只股票。
而現在,在不到一個月內,華夏人壽緣何在定增市場連棄兩城?
一個重要的背景是,從去年末起,保監會持續強化監管,華夏人壽則因違規減持等行為頻頻觸發監管紅線。資料顯示,華夏人壽因未提前披露而減持希努爾,分別于去年9月、10月遭到深交所、山東證監局的公開譴責和警示,成為當年首家因違規減持遭警示的保險公司。去年12月28日,因萬能險業務整改工作不到位,保監會再對華夏人壽下發監管函,對其采取暫停互聯網保險業務、三個月內禁止申報產品的監管措施。
在業內人士看來,華夏人壽短時間內連棄定增項目或源于監管加碼。“一方面,保監會進一步規范保險資金用途,由此,被市場視為激進型保險公司代表的華夏人壽可能存在主動規范資金運用的考慮;另一方面,在保監會規范中短存續期人身險產品后,可能會對這類激進型保險公司帶來資產配置壓力,考慮到負債和流動性,此類保險公司會優選流動性較高的資產,定增項目則相對流動性較差。”有保險業資深人士判斷。
再看公告,世紀鼎利表示,本次調整是為“保證重組的順利推進,(以)符合監管要求。”而此前,上交所已將保險投資資金來源作為監管重點,并在對洲際油氣的重組問詢函中,問到寧波華蓋嘉正投資上海瀧洲鑫科的資金來源。對此,洲際油氣在回復中表示,寧波華蓋嘉正投資上海瀧洲鑫科的資金全部來源于華夏人壽萬能產品賬戶資金。
對此,上述保險業內資深人士表示,未來,如果監管趨嚴而中短存續期產品等進一步收緊,迫于資產負債率及流動性方面的考慮,或許會有更多此類激進型的險資自覺規范資金用途、調整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