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著幾天陰雨,閩清縣坂東鎮李坂村迎來了難得的晴天,沿梅溪的幾條小道仍十分泥濘,《中國保險報》記者在鎮上顛簸了十幾分鐘后來到了這座村落。
63歲的李孔就正面朝著自家還未完工的紅磚樓曬著太陽。“去年臺風對我們的影響太大了,房子全部倒了,直接沖成了平地,如果沒有共產黨、沒有保險公司,我們還看不到家園重建的希望。”提到2016年“尼伯特”臺風引發洪災導致房屋倒塌的場景,李孔就用一口濃重的閩清口音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顯得非常激動。
2016年7月9日,受臺風“尼伯特”影響,閩清縣16個鄉鎮降特大暴雨,導致梅溪流域水位暴漲,沿岸鄉鎮房屋倒塌,受災嚴重。
“我的老房子已有六七十年了,土木結構,處于村里地勢最低洼處,去年洪災來后房子一下子就沒了。當時,我們在食堂集體吃了一個月,家里所有東西都被水沖走了,什么都沒了,我們借住在親戚家里。”用李孔就的話來說,?2016年7月9日,李坂村遭遇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洪災,他在這生活了幾十年從來沒見過這種情形,他的房子在這場臺風引發的特大洪災中頃刻間被夷為平地。
閩清縣坂東鎮李坂村一處河流中倒映著重建好的居民樓。就在2016年7月9日受臺風“尼伯特”和突如其來的特大暴雨影響,河對面的民房全部倒塌。
在2016年7月房子被淹后,李孔就8月便開始選址重建。記者看到,李孔就新選址在建的紅磚樓共有4層,處于地勢較高處,目前已經基本完工,李孔就兩口子也已經入住新家二層的一間臥房,室內裝修也開始逐步展開。
63歲的李孔就站在自家還未完工的紅磚樓前。
“新建一棟樓房最早是進行基礎作業,但是一開始因為缺錢沒辦法啟動。”說到最初動工建房,李孔就滿是心酸,“后來,保險公司的錢來了,我們才開始慢慢啟動,現在我們已經住進新家的二樓。”
據悉,李孔就的房子是李坂村第二塊開始重建的房屋之一,當時,人保財險閩清縣支公司給李孔就送去了2.5萬元農房保險理賠款,成了李孔就災后重建的啟動資金。
閩清縣坂東鎮李坂村一處正在重建的民房。
記者從李孔就家出來,沿著村內泥濘的小路往下走,在距離李孔就新家大約50米遠處,正有人在一棟三層樓高的外墻腳手架上作業,房屋外面堆滿了著沙土、鏟子等建房用材,30多歲的李偉強正屋里屋外忙活。
“我那老房子是土木結構,一共三層,去年大水淹到了大約2米,淹了兩層,我們當地的房屋基本都是土木結構,泥巴筑起來的,遇到水后就容易倒塌。我從去年9月份開始重建,準備建三層,爭取這一兩個月完工。”記者看到,李偉強的房子已經建到了第三層。
李偉強站在自家還未建好的窗前看向遠處,原來的窗外是大片民房,如今只剩下一片空曠的廢墟。
李偉強的老房子是祖上傳下來的,已經有120多年歷史了。記者從李偉強新建房屋的二樓向外還能看到被水沖后倒塌的殘壁,據悉,這里正是去年村里洪災淹到的最高水位。
李偉強說,“如果沒有保險公司給錢,這個房子的重建不會這么快,第一筆錢是保險公司給的。”與李孔就一樣,人保財險閩清縣支公司在災后給李偉強送去了2.5萬元理賠款。
閩清縣坂東鎮李坂村的一處曠闊泥路,這里曾經是一處居民房。
據了解,2016年7月之前,閩清縣農房保險保費統一由福建省財政出資,每戶保險金額1萬元,2016年7-9月啟動全省農房疊加保險,保險金額提高至2.5萬元,這段時間的保費仍然由省財政出資,2016年10月開始,農戶自繳保費3元,省財政出資9元,共12元,保額2.5萬元。
不少住戶在房屋受災之后從這里撤離,再也沒有回來過,未被拿走的衣架在屋外見證了閩清縣坂東鎮李坂村發生的一切。
其實,在2016年7月這場洪災來之前,一直住在農村的李孔就并不清楚農房保險的存在。通過這次保險公司對農房保險的賠付,李孔就開始主動向保險公司咨詢起保險相關事項,“農房保險每年只要3塊錢,一旦出事,我們拿著2.5萬元的保險理賠金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重建農房、雇請工人,這都需要很大開銷。”
在農村,像李孔就這樣完全不知道農房保險的農民算是少數。“我住在隔壁村,去年7月,我們村的房子雖然沒有受太大的影響,但是我們當時也買了農房保險,這個保險還是需要的。”李孔就的妹妹對保險相對了解。
人保財險閩清縣支公司工作人員詢問受災民房主房屋重建進度問題。
在李坂村,像李孔就這樣的受益家庭還有很多戶,保險不僅是給他們帶來了資金,更是給他們帶來了重建的希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