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獲悉,在2015年股東會通過了報喜鳥集團、蕪湖隆威工貿、神力集團的股權轉讓議案,涉及持股數目分別為0 .16億股、0 .12億股及0 .07億元。此外還通過2016年增資擴股的議案,以及5年內將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議案。
這是中融人壽自救的大動作。
據其2016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融人壽在2015年第3、4季度分類監管評價結果均為D類,被評為D類的主要原因是在于償付能力不足。
早在20 15年年報上,有四家股東表態繼續為公司注資,支持公司發展。南都記者統計獲悉,這四家股東持股比例合計超過54 .6%。然而,有合計持股為10 .2%的三家股東則宣告退出,轉讓中融人壽股權為7%。
股東出現分歧
查閱2015年年報,中融人壽于2015年四季度啟動增資擴股工作,公司股東清華控股、吉林信托、中潤合創和深圳力元等均表示將繼續注資,以緩解公司償付能力壓力。
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清華控股持有中融人壽股份1億股,吉林信托及中潤合創則分別持有0 .8億股及0 .71億股,深圳力元持有0 .22億股。他們分別為中融人壽第一大股東、第三、第四及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分別為20%、16%、14 .2%及4.4%。
然而,并非所有的股東都選擇繼續持有中融人壽股權。
獲悉,今年2月29日中融人壽舉行2016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會議,11家股東齊聚,并以記名投票方式審議了三個股權轉讓的議案。
按此前披露的情況來看,第11位股東蕪湖隆威工貿將全身而退,轉讓其持有全部0 .12億股,而第8位股東報喜鳥集團轉讓0 .16億股,占其持股的八成,第9位股東神力集團亦出讓0 .07億股,占持股的36.8%。這些股權轉讓將影響到中融人壽7%的股權歸屬。
早在去年,中融人壽曾因為股權轉讓而出現問題。據2015年年報披露,“2015年,公司股東層面出現糾紛,個別股東間接轉讓公司股權,未按保監會規定履行股權轉讓流程,公司治理出現一定風險?!?/span>
中融人壽自救之路背后
從2010年成立至今,中融人壽增資并不算太頻繁。
查閱年報獲悉,中融人壽批準設立時的注冊資本為2 .2億元,2010年12月將注冊資本增至3億元,2012年增資1億元,2014年增資1億元,增資后實收資本為5億元。
“2015年是償二代實施的過渡期,公司在2015年面臨較大償付能力風險,由于業務發展較快,且股市在2015年三季度出現大幅波動,導致公司投資出現虧損,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盈利水平和償付能力充足率。2015年三季度末,公司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16%,四季度雖有大幅提升,但到2015年底仍只有64.72%,未達到監管要求的最低100%的水平?!敝腥谌藟墼?015年年報表示。
而根據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14年四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0 .68%。而2016年一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跌至-18.22%。
中融人壽的自救措施亦相當積極。2016年1季度,中融人壽初步確立了風險偏好框架,將在2季度,結合公司增資情況的開展,完成2016年度風險偏好陳述書審議、發布等工作。
根據一季報顯示,實際控制人為清華大學、羅玉平(未報保監會核準)。
同樣備受關注的是,關于中融人壽未來5年內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議案,同意股份占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據《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會議同意該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