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銀行 保險 / 汽車 / 房產 / P2P > 稅優健康險保費收入不超200萬 銷售不盡人意

稅優健康險保費收入不超200萬 銷售不盡人意

2017-05-16 13:3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李致鴻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調查發現,最先獲批的人保健康、陽光人壽和泰康養老各自的個人稅優健康險保費收入僅為100余萬元,最高的不超過200萬元。

與獲批時的熱情相比,個人稅優健康險的實際銷售情況似乎并不理想。

根據梳理,截止5月23日,共有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太保壽險、建信人壽、太平人壽、太平養老、東吳人壽、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和新華人壽、中意人壽等12家保險公司獲批經營個人稅優健康險業務,其中前11家公司均有相關產品獲批銷售。

然而調查發現,最先獲批的人保健康、陽光人壽和泰康養老各自的個人稅優健康險保費收入僅為100余萬元,最高的不超過200萬元。

保監會此前發布《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下稱“《暫行辦法》”)規定,個人稅優健康險采取萬能險方式,包括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兩項責任,醫療保險的保險金額不得低于20 萬元,可以“帶病投保”,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證續保,醫療保險簡單賠付率不得低于80%,購買個人稅優健康險后,投保人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每月200元)予以稅前扣除的福利。

如此“讓利于民”的保險,緣何遇冷?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最保險記者調查,或存在以下原因:一是產品適用面較窄,僅納稅人可以購買。由于個人稅優健康險是專屬產品,適用范圍僅限于納稅人群,但這不便于單位集體投保,因為集體中可能存在非納稅人群(如收入低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者)。

二是與現代企業醫保、社保之間的銜接需要一定時間。因為個人稅優健康險一般針對團體展業的保險,如果企業出錢或加薪,可以增加投保率,但企業這樣做則意味著成本增加和保障重疊,所以企業需要逐步改變自有醫療計劃,使其變成相互補充的關系。

三是個人投保納稅處理的便利性問題。目前,獲批產品銷售資格的保險公司多以團險形式開展業務,個人投保則需要面臨一系列冗雜的稅務問題,影響了個人投保的積極性。

四是2400元的稅優額度略偏低。雖然購買個人稅優健康險后,投保人可以享受每年2400元予以稅前扣除的福利,但這一額度并不高,尤其針對年齡大的人群。

五是保險公司態度謹慎。個人稅優健康險經營定位為大病保險的補充,保本微利,并對經營這一業務的信息系統、人才儲備、資金管理、展業資源等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如其中醫療保險簡單賠付率不得低于80%;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證續保;提供健康管理服務;初期自行進行系統建設等,因此保險公司基本會處于勉強維持盈虧平衡的狀態,各家態度相對謹慎。

此外,保監會相關人士在此前召開的“稅優健康險實施與精算管理”論壇上表示,近年來,商業健康險發展迅速,年復合增長率41%,100余家保險公司參與其中,推出2300多種健康險產品,更有12家保險公司獲得經營個人稅優健康險的資格,但仍然存在專業性不夠突出、缺少基礎數據分析、產品吸引力不夠等問題,希望市場經營主體轉變發展思路,真正理解個人稅優健康險。

對于個人稅優健康險未來的發展,行業有共識也有爭議。

根據梳理,整體存在以下建議:一是建議將萬能賬戶+醫療保險的產品模式應用到普通商業醫療保險業務中。這樣一來,等于放開個人稅優健康險專屬產品的范疇,無論年齡高低,納稅人群的稅優額度都可以足額應用,如年輕人僅需花費幾百元的保障保費,其余額度都可能進入萬能險賬戶,使額度運用達到上限,增加年輕人的投保積極性,起到儲蓄未來的作用。

二是建議放寬健康管理服務在醫療保險產品定價中的比例。不少保險公司希望將健康管理納入個人稅優健康險的成本之中,進行精算定價,但這一想法的市場接受程度有待觀察,產品價格高對投保意愿或產生一定消極作用。

三是建議制定行業統一的社保目錄外稅優健康險的賠付目錄。目前,用藥分為社保目錄內和目錄外兩類,但目錄外究竟有多少,哪些貴,哪些便宜,無從得知,因此制定行業統一的社保目錄外稅優健康險賠付目錄,有利于保險公司進行控費,提高其發展個人稅優健康險的積極性。

四是建議明確賠付率低于80%時的保費返還細則。《暫行辦法》規定,醫療保險簡單賠付率不得低于80%;醫療保險簡單賠付率低于80%的,差額部分返還到所有被保險人的個人賬戶。然而,這一說法并不明確,究竟是分期返還還是一次性返還等存在疑問。目前, 幾家大型保險公司這一點上采取保費校準的方式。

五是建議允許投保人為未成年子女、無業配偶、退休父母等直系親屬投保,擴大投保的范圍。

不過,雖然個人稅優健康險尚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但發展初期難免存在不盡如人意的地方,畢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完善以及市場的逐步成熟,個人稅優健康險會被更廣泛地接受。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