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剛剛落下帷幕。在本次高峰論壇成果清單中,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與多國金融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名列其中。除此之外,對“一帶一路”建設蘊含的商業保險機會,業界的關注度也極高。相關研究報告認為,從2015年至2030年,預計“一帶一路”建設整體或將推升中國商業保險保費收入增長230億美元。
面對巨大的保險需求,中國的商業保險公司如何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要從該市場掘金,又需要保險公司練就怎樣的“金剛鉆”呢?
保險需求倍增
前不久,中國一家大型企業參與的東南亞發電站建設項目遭遇邊坡滑塌事件,作為主承保商的我國某財險公司立即去現場查勘并開展理賠事宜。
這正是我國保險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縮影。
無論是熱火朝天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都離不開保險保障。這也給我國商業保險市場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
瑞再企商保險有限公司在去年年底發布的研報中指出,已經規劃的“一帶一路”項目總規模達到1.2萬億美元;據此估計,這些項目所產生的保費或將達到70億美元,其中55億美元的保費或歸屬于中國保險市場。
瑞再企商認為,到2030年,預計“一帶一路”的后續建設項目還將帶來270億美元的保費增長潛力,其中160億美元或將歸屬于中國保險市場。此外,2015年至2030年間,“一帶一路”規劃帶動的貿易活動將為中國保險市場帶來15億美元的保費收入,其中6億美元來自于貿易信用險。因此,2015年至2030年間,預計“一帶一路”規劃或將為中國商業保險市場帶來超過23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
從保險需求來看,蘇黎世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于璐巍表示,一方面,傳統的財產保險、能源保險以及貨運保險需求將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一些目前國內較為少見的新型保險需求也很大,如政治風險保險、跨境并購風險保險等。發現并滿足這些保險需求,既是中國保險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路徑,也是其抓住市場發展機遇的重要方式。
保險業在行動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保險公司采取了怎樣的行動?記者采訪了解到,一方面,險企積極承保“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相關風險,另一方面,積極利用保險資金參與具體的項目建設,從保險保障和資金支持兩方面發力。
事實上,今年4月底,保監會發布的《關于保險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已經為險企指明了方向。在產品開發方面,該《指導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和海外投資保險,同時,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機動車出境保險、航運保險、雇主責任保險等跨境保險業務。
行業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13.4萬億元,已累計為重大基礎設施等提供資金1.65萬億元,成立總規模3000億元的保險投資基金,主要投向包括“一帶一路”在內的國家戰略項目。2016年,海外投資保險共承保“一帶一路”項目263個,涉及國家29個,承保金額307.3億美元。
具體到保險公司來看,中國太平表示,近年來,其已經參與到多個重大項目的承保中。同時,該集團正抓緊就市場需求大的險種進行研究開發,力爭為“一帶一路”沿線項目定制專屬保障產品。同時,中國太平旗下境外資產管理公司太平金控與工銀國際聯合發起設立并投資了成立“工銀國際絲路盛世太平基金”,合計規模60億港幣,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支持“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建設。
控制風險是重任
面對巨大的潛在市場,我國保險業可能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收獲滿滿。但業內人士同時指出,無論是在提供風險保障還是在進行險資投資的過程中,“風險可控”這一前提都非常重要,這也對我國保險行業的運營提出了嚴峻考驗。
目前,我國保險業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還存在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一位業內專家表示,要較好地承保海外工程風險以及跨境并購風險等,需要險企具備全球風險定價能力、理賠服務能力等,反觀國內的保險公司,具備這一系列能力的并不多。近日,保監會副主陳文輝在署名文章中提到,“一帶一路”倡議將產生大量的風險保障需求,有助于加快保險業“走出去”的步伐,開創新的業務增長點。但當前,我國保險業難以提供與國際貿易需求相匹配的優質保險產品和服務,保險服務國際貿易不僅體量小,而且長期處于逆差狀態。以2016年前三季度為例,我國保險服務出口額為29億美元,僅占我國總保費收入不到1%,逆差為61億美元。
陳文輝指出,面對錯綜復雜的海外風險,我國保險機構提供跨境保險服務的能力仍有待提高。當前,我國能提供海外投資保險的只有中國信保一家機構,能提供海外工程保險的中資保險機構也屈指可數。
此外,當前我國海外保險機構數量不足也限制了海外業務的開展。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共有12家中資保險公司在境外設立了38家保險類營業機構?!爱斍氨kU業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行業大而不強,特別是國際競爭力水平有待提升。”陳文輝指出。
上述業內專家表示,“一帶一路”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但險企在參與這一市場時,可能面臨完全不同的經營環境,面對更加復雜的業務風險,因此,應時刻繃緊風險控制這根弦,提升風險定價能力、承保能力等綜合能力,練就“金剛鉆”,才能分享“一帶一路”帶來的保險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