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人壽近日披露的2016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凈利潤由2015年盈利1.8億元轉為虧損5.18億元。由此,該公司此前連續4年盈利的情況被打破。在長城人壽內部人士看來,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率低于預期。
“除低利率影響固定收益類投資外,2016年國內商品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均經歷了大幅波動,影響了另類投資收益。資本市場繼續低位窄幅震蕩,影響了公司權益類投資收益。”長城人壽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不過,長城人壽2016年的投資收益同比上升了12%,而各項費用的增加造成營業支出增長幅度較大,對公司凈利潤影響更為顯著。
值得注意的是,在業績虧損的狀態下,長城人壽的股東也進行了洗牌,華業實業成為長城人壽的新股東及第一大股東。上述長城人壽相關人士表示,今年公司將在新的市場和監管環境下,根據股東“價值、利潤、規模”平衡發展的要求,研究制定新的長期發展規劃。
此前四年盈利被吞噬
資料顯示,長城人壽成立于2005年9月,總部位于北京,注冊資本金為28億元,在全國12個省市建立了分公司。公司業務范圍涵蓋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理財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上述業務的再保險業務、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以及經中國保監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最近幾年,長城人壽的業績一直較為穩定。遵循傳統壽險公司一般7~8年盈利的規律,長城人壽在2012年扭虧為盈,當年實現盈利0.02億元。隨后三年,受經營紅利逐漸釋放及投資收益提高影響,長城人壽實現持續盈利。根據長城人壽官網披露的信息,2013~2015年,長城人壽分別實現凈利潤0.55億元、0.32億元和1.6億元。
但這一勢頭并未持續下去。
年報顯示,長城人壽2016年凈利潤為-5.18億元,此前連續四年的凈利潤總額被吞噬。報告期內,長城人壽總資產達343.88億元,同比增長40.70%;營業收入為46.54億元,同比增長19.82%。
“公司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投資收益率低于預期。除低利率影響固定收益類投資外,2016年國內商品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均經歷了大幅波動,影響了另類投資收益。”上述長城人壽內部人士表示,此外,資本市場繼續低位窄幅震蕩,影響了公司權益類投資收益。數據顯示,長城人壽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收入為-2.6億元。
雖然在長城人壽內部人士看來,投資收益率低于預期對業績影響較大,但2016年其投資收益仍增長12%,為17.33億元。而年報顯示,其營業支出增長40%,超過業務增長幅度,導致營業利潤虧損較大。
年報顯示,長城營業支出為51.87億元,同比增長40%。2016年長城人壽退保金為3.74億元,同比下降17.62%;賠付支出為20.4億元,同比增長22%。此外,手續費及傭金支出達4.94億元,同比增長34.60%;其他業務成本為9.5億元,同比增長80%。此外,在償二代下,長城人壽償付能力充足率達113.12%。
一季度投資收益明顯提升
在長城人壽業績下滑的同時,2016年長城人壽股權變動也頗為頻繁。
2016年8月11日,長城人壽第五大股東北京金宸星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其所持有的占比7.23%的1.7億股股權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轉讓底價為3.23億元。今年1月4日,保監會正式批復北京金宸星合將其持有的1.7億股股份轉讓給中民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占總股本的6.04%。至此,北京金宸星合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不再持有長城人壽的股份。
進入2017年,長城人壽的四家股東聯合掛牌轉讓所持股份,其中有三家都是清盤退出。股東的行為引起外界對長城人壽的股權變動的猜測。不過,這個懸而未決的掛牌并未持續多久,華業資本(9.150, -0.11, -1.19%)就出手成為了接盤方。2017年1月20日,華業資本發布公告顯示,公司擬競買上述轉讓方持有的標的企業11.51%的股權。目前,該股權交易尚未獲得保監會批準。
“股權轉讓是股東的權利,公司一直積極配合完成相關手續,確保順利推進,但股東轉讓股權的原因不屬于公司關注范圍,我們對此沒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上述長城人壽相關人士表示,不過從數次股權公開轉讓的交易信息看,退出的股東均獲得了不錯的投資回報。另一方面,新進股東愿意溢價購買股權,也說明其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認可。今年長城人壽將在新的市場和監管環境下,根據股東“價值、利潤、規模”平衡發展的要求,研究制定新的長期發展規劃。同時,與之配套的資本金需求也已獲得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據悉,2017年長城人壽將壓縮銀保躉交業務規模,著力發展個險、銀保期交、經代和收展等高價值類業務。
“從一季度經營情況來看,盡管外部形勢復雜多變,但長城人壽開門紅銷售業績卻未下滑,反而創歷史新高,投資收益同比明顯上升。”上述長城人壽內部人士表示,預計全年能完成各項任務指標,投資收益也將逐步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