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相互保險道路應該怎么走?自從我國首批相互制保險組織批籌以來,就一直頗受業內外關注。近日,中國首家相互保險社——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眾惠”)在成立百日之際,向業界交出了首份答卷。
眾惠提出如何開展相互保險的“場景論”,并發起國內首例從產業鏈角度服務小微企業的相互保險計劃。其中,聯合跨境電商服務平臺踏浪者國際(下簡稱“踏浪者”)發起“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融資保證相互保險計劃”,解決其產業鏈中上游供貨商的融資難、融資貴痛點;聯合車聯網平臺中交興路發起“車旺大卡司機意外傷害相互保險計劃”,填補該產業鏈中貨車司機缺乏保障的空白和短板。
相互保險“場景論”聚焦垂直產業鏈
“相互”強調的是一種內在的、彼此依存、彼此影響的關系,正是這些或緊密、或松散的關系,才如織網般的界定出一個個有形無形的不同場景。因此,典型場景對相互保險來說意義格外不同,這種彼此關系的強弱差異,也正是相互保險和網絡互助的重要區別之一。
而眾惠要做的就是首先找到能夠發揮相互保險優勢的典型場景。基于此,眾惠相互提出了尋找“相互典型場景”的觀點,并以“一條一塊”將場景具象化。眾惠相互戰略副總裁湯寧解釋稱,眾多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因某種關系聚合在一起,人與人之間往往是簇集的、塊狀的,而產業鏈的上下游則是垂直的、條狀的。物流行業的上下游企業,構成一個典型的條狀分布,作為局內人,他們彼此命運相連、冷暖相依,對產業鏈中每個業務環節和風險特征都洞如觀火,這都為相互保險的開花結果,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土壤。
不斷定位最適合開展相互保險的關系人群,也是緣于眾惠相互籌建時立志服務小微企業及弱勢群體的初心。正是基于對這一初心的堅守,眾惠相互37%的初始會員為產業鏈企業,四分之一的初始會員為服務于產業鏈的企業代表,其他則為有高度公益心的個人。
構建產業鏈小微企業保障體系
“找到典型場景,我們還需要運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實現對風險的精準識別、定位和防控”,湯寧透露,“正是這種強關系的存在,讓產業鏈上的每個主體都置于一種有形契約和無形監督之下,一旦惡意違約,所付出的成本會遠高于違約收益,甚至有可能從此被排除在整個產業鏈之外;如果并非惡意違約,也很容易自證和他證。眾惠相互這些處在產業鏈上的會員,更加了解風險,也更加厭惡風險,自然更原意幫助我們識別和防控風險”。
具體而言,“小微企業及個體經營者融資保證相互保險計劃”從現金流角度切入,基于對國際貿易產業的深刻洞察,為鏈條上下游主體普遍存在的資金周轉需求提供融資服務。
據悉,該保險計劃是由眾惠和踏浪者共同合作完成。踏浪者是一家快時尚跨境電商平臺,上游有約1000家供貨商,由于跨境貿易發貨、物流、交割的時間較長(1-3個月不等)。因此,超過一成以上企業都有短期資金周轉需求,融資額度約為每單10-20萬元,單筆融資時長約為1-3個月。踏浪者高級副總裁李亞偉表示,這是一批難以在銀行等大型金融機構獲取融資支持的群體。而部分供貨商曾經試圖從網貸平臺甚至是民間渠道融資,但最少15%的年化利息已經超出正常承受范圍。
湯寧表示,“我們和會員目標一致、利益相同,都是為了呵護善意的貸款人,排除惡意的違約者。會員和我們一起梳理業務流程和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幾乎沒有保留。他們在獲得更低成本的融資同時,也和眾惠相互一起,努力打造著一個更加良性運轉的誠信群體。良幣能夠有效驅逐劣幣,風險得以有效降低,結果自然是大家共同受益”。
“車旺大卡司機意外傷害相互保險計劃”則從信息流角度切入,對大貨車司機群體提供性價比更高的意外保障。
車旺大卡APP是專注于商用車車聯網領域運營和服務的上市公司中交興路,旗下一款專注貨運行業人群的移動互聯網產品。目前,該App上聚集了200余萬貨主、車主、司機、第三方物流企業及親朋好友。
車旺大卡曾試圖為貨車司機群體尋找適宜的生命意外保險產品,但走訪下來發現,市面上的產品要么保費過高,司機大多不愿為此買單;要么不愿為該群體提供相應的保障服務。
“數據統計,64%的貨車司機沒有任何商業保險,而貨車車輛84%都有商業保險。人都比不上車,這個現狀讓人心酸了。貨車司機生命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一旦出事故就是一個家庭的災難。”中交興路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馬難表示,貨車司機的平均工資一直不高,2016年全國貨車司機平均收入僅6000元,比快遞小哥、外賣小哥掙得都少,可以說,貨車司機是一個既高危,又對保障價格高度敏感的群體。
在傳統商業保險“繞開走”的地方,眾惠相互正嘗試用自身的模式優勢和中交興路的專業優勢共同直面應對。中交興路是全國貨運車輛公共平臺的研發者及國家指定的運營者,可以通過衛星定位裝置向車輛發送提醒,實現矯正超速、疲勞駕駛等行為。截止目前,平臺對超速糾正率96%,對疲勞駕駛糾正率41%。基于對相互保險模式及大數據安全監控雙重優勢的運用,該相互保險計劃對相應的風險理解、控制更深入,從而實現了貨車司機只需出資幾十元即可獲得一份保期一年的高性價比意外保險。
馬難透露,在未來,車旺大卡還計劃與眾惠相互合作,將貨運人群按地域、公司等不同維度進行細分,構成一個個強關系社群,為其提供定制化的相互保險產品,并提供交流平臺以增強用戶互聯互動互通。
“關系越強的組織,對外部而言就越不透明,信息壁壘也越高,想從外部完全了解風險的成本也非常高。正因為如此,為了反欺詐、控風險,傳統商業保險不得不訂立很多規則、設立很多門檻,甚至避而遠之。相互保險則不同,與實體經濟更加緊密的結合,讓我們可以像孫悟空一樣,鉆到產業的‘肚子里’,洞悉隱藏于其中的風險的究竟”。在以上兩個相互保險計劃中,眾惠相互和踏浪者、中交興路深度綁定,形成了一個以降低系統風險為共同目標的共贏生態。
(原標題:眾惠破題相互保險場景論 填補產業鏈小微風險保障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