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在2017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表示,商業保險兼具保障與儲蓄投資屬性,是財富管理的重要提供者和參與者。保險在風險保障、資產管理、跨周期財務安排等方面的特點,正好契合新時期財富管理的全方位多層次需求。
我國財富管理市場是全球最具潛力和成長價值的市場,也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變化的市場。面對新的外部形勢,我國財富管理自身也在經歷著深刻轉型。
梁濤表示,保險在財富管理中具有的獨特優勢主要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安全性的優勢。保險是經營和管理風險的行業,更加注重穩健經營,有利于保障財富安全。二是全周期的優勢。三是專業化的優勢。
《國務院關于加快現代保險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保險要成為政府、企業、居民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基本手段,成為提高保障水平和保障質量的重要渠道。
梁濤表示:“面對財富發展的新全球化時代,我們將推動行業堅持"保險業姓保",不忘初心,積極作為,更好地發揮風險保障和財富管理功能。這就是第四個層面:保險業如何服務好財富管理的發展大勢。”
一是在一生財務規劃上著力。更加注重基于整個生命周期來規劃財富管理。首先是支持長期儲蓄型業務發展,幫助消費者平衡好一生的財務收支,更好地發揮保險跨越生命周期的優勢,真正讓保險成為陪伴客戶一生的財富管理工具。其次是細分人生不同階段的財富管理需求,提供更具針對性的保險服務。比如,保險業探索推出的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產品,就是在保障老人居住權的同時,用房產增加現金流,改善老人生活品質。盡管這是一個小眾市場,但意義重大。再者是對接財富積累、傳承等不同需求,創新保險商業模式,提供差異化、精細化、場景化的產品服務。
二是在兼顧保障與增值上著力。圍繞和引導人民群眾需求,統籌保險產品和服務,增強保險消費者的獲得感。一方面,對注重保障需求的消費者,為其提供更好的風險保障型產品,實現與其他金融產品的錯位互補,豐富其財富管理方案。另一方面,針對注重保值增值的消費者,為其提供更具有儲蓄投資性質的保險產品,降低消費者在利率下行時期的利率風險和再投資風險。
三是在對接金融與實體經濟上著力。服務實體經濟既是金融業的本質要求,也是財富管理資產配置的內在需要。我們將進一步疏通保險資金進入實體經濟的渠道,推動保險業加大對“一帶一路”、扶貧攻堅等國家重大戰略和基礎建設的支持力度,引導保險資金發揮長期投資優勢,堅持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原則,使金融體系的資金供需在期限結構上更加匹配。2017年前4個月,保險業注冊的債權、股權投資計劃合計1191億元,這方面今后還有很大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