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7月4日下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2017年年底前啟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
對此,北京工商大學保險研究中心主任王緒瑾7月4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我國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必要性越來越突出?!兑庖姟访鞔_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時間表,鼓勵更多人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通過市場杠桿的撬動,把人們購買養老保險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這不僅關系到個人,也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王緒瑾表示,一個穩健的資本市場必定要有一個發達的保險市場做后盾,保險資金是資本市場的重要資金來源之一。在發達國家,如美國,其資本市場有三分之一的資金來源于保險資金。商業養老保險得到發展,對于壽險公司來說是重大利好,而壽險公司的良好發展將有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流動性。同時,商業養老保險金作為長期機構投資者,提倡理性投資和價值投資,不僅有助于壯大A股機構投資者的隊伍,也帶來了理性投資理念。另外,商業養老保險具有長期負債的特征,有利于資本市場的長期穩定。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7月4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的加快推出,將刺激保費增長。而保費中的一部分增量必然會作為長期資金進入資本市場。
據悉,我國養老保障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國家層面)、企業/職業年金(企業層面)屬于第一和第二支柱,目前已經實現了市場化投資運作,商業養老保險(個人層面)作為第三支柱在政策的推動下也將啟動市場化之旅。
分析人士認為,在老齡人口占比逐漸提升和撫養比逐年下降的情況下,我國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將迎來新機遇。
《意見》指出,發揮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堅持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推進商業養老保險資金穩步有序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支持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形式,參與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服務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活性服務新業態等發展,助力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
王緒瑾表示,商業養老保險資金作為“養命錢”,為達到雙贏的目的,在鼓勵其參與國家重大戰略的同時,我國還需配套相關優惠政策,進一步完善法制,確保經營者依法經營,監管者依法監管。另外,養老保險資金作為投資方還需做好風險評估,有效防范風險,增強抵御風險的能力。
《意見》提出,審慎開展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步發展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業務,合理配置境外資產,優化配置結構。支持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通過相關自貿試驗區開展境外市場投資;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有序參與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主導的投資項目,更好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