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的6.9%超級理財、網易理財6.5%的定活寶、6.6%的收益寶,無一例外的都是兼具理財功能的萬能型保險,你是不是跟好規劃也有同樣的疑惑,都是具備投資理財功能,萬能險和投連險到底有什么異同?那就跟著好規劃一起來探究一下這兩類保險吧。
投連險:
投連險,全稱是投資連結保險,它在傳統壽險基礎上增加了投資功能,是一種既不保底也不封頂,由投保人與保險公司共享收益風險的投資型險種,風險高。
萬能險:
萬能險,是一種保費靈活,保額可以調整的人壽保險。在保險合同生效后,投保人可以不定期、不定額地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如果投保人著急用錢,也不必向保險公司申請保單質押貸款,而是直接支取賬戶中的部分資金。會有最低的保底收益,風險低。
萬能險與投連險的異同之處
相同之處:
從大類上來看,二者與分紅險同屬于理財型或者投資型保險,就是既能獲得保險的保障,又享有投資收益。
不同之處:
首先,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不同。
投連險的收益來源是投資賬戶上的收益,收益率是沒有保障的,也就是說投連險的風險是由投資者自己承擔;而萬能險會有一個最低的保底收益,通常是1.75%-2.5%,投資風險由保險公司和投資者共同承擔的。
其次,保費的支付方式不同。
投連險的保費通常每年繳納一次;萬能險首次保費有最低限制,就是我們看到的比如最低投資金額1000元之類的,之后繳費時間沒有固定期限,繳費金額也沒有固定限額,投保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決定繳費的額度,但要保證保單的現金價值足以支付下一年度的風險費用。
萬能險認知上的誤區
誤區一:萬能險可媲美銀行儲蓄
萬能險具有一定的的保底收益,也因此不少投資者將萬能險作為儲蓄的替代品。但與銀行儲蓄不同的是,儲蓄利息的計算是以進入銀行賬戶的所有本金為基數的,而萬能險的收益計算是以保單的賬戶價值為依據,也就是所繳保費中,扣除管理費等費用以外的資金,而且如果在短期內支取的話,每次提取都會收一筆手續費,不僅對收益,甚至對本金也會造成損失,而銀行存款的提前支取只會損失些利息。
誤區二:萬能險不存在風險
盡管萬能險會有一個最低的保證收益率,但是只保證最低的收益率,超過合同約定的保底收益的部分,是沒有任何保證的。退保也承擔著很大的風險,尤其是未滿一年退保,會有較大損失,即使承諾有穩定收益的產品,也必須在保險期滿才有保證。因此還得做好長期投資的準備。
誤區三:月收益等同于年化收益
眼下萬能險的預期年化收益普遍維持在6%左右,京東金融和網易理財推出的產品更是高達6.9%和6.5%。萬能險通常是按月結算,而許多理財型保險呈現在投資者眼前的都是年化收益率。
好規劃提醒大家,年化利率不等同于月度收益,由于萬能險采取復利計算方式,即每月結息同時利滾利。例如,6月網易收益寶的結算利率為6.6%,則當月的月利率為6.6%除以12,即0.55%,當月賬戶價值為月初的賬戶價值×(1+0.55%)。
此外,萬能險的結算利率只代表當月的投資回報,并不意味著未來也會獲得此利率。如果已實現的結算利率波動過大,對投資者來說未必是好事。
(原標題:萬能險與投連險 到底有什么不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