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下稱“中保協”)在深圳發布“車險理賠服務平臺”建設計劃,通過借鑒共享經濟的成功模式,建設面向全保險業的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更新升級現有車險查勘及理賠服務模式。
據透露,由中保協主導,由全國中小財產保險公司聯席會推動落實,多家保險公司、公估公司與螞蟻金服、滴滴出行等互聯網企業,地方政府投資平臺將意向共同出資,成立“中保車服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保車服”),公司化、市場化運營“車險理賠服務平臺”。
據了解,中保車服將以服務社會、保險行業和消費者為根本,運用保險科技創新和互聯網技術,通過建設及運營保險服務平臺,努力凝聚和連接各方資源,為保險公司及客戶提供包括查勘、快修、零配件供應等系列車險理賠以及車生活系列服務,打造保險消費者與服務提供商之間無障礙通道,助力提升保險行業服務能力,為保險行業和廣大消費者提供全方位的車險理賠、車生活服務。
目前,傳統車險查勘模式存在投入大、成本高、時效慢等弊端,由于各家險企及公估公司在查勘能力上的參差不齊,影響了保險業整體服務形象。據介紹,該平臺的最大創新在于對行業內外車險查勘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借鑒共享經濟的模式,集合螞蟻金服、滴滴出行的技術支持,解決查勘力量不均衡問題。平臺將通過廣泛募集查勘資源并建立查勘員準入、查勘作業規范及服務考評體系標準,整合業內保險公司與公估公司的查勘資源以及行業外社會分布的查勘力量,借助互聯網企業圖像識別、車輛調配、路徑規劃等方面的技術能力,形成強大且反應迅速的查勘服務網絡,在接到客戶報案后快速發布出險信息,就近調度查勘人員,快速完成現場查勘。
85%的車險案件賠款金額都在5000元以下,其中絕大部分案件為車身剮蹭,此類事故的維修價格易于統一,很容易明確定損并形成快修價格標準。而通過平臺整合全社會快修資源,統一維修標準,規范維修價格,搭建遠程定損通道、評價維修質量、統一結算維修費等,可以使車險小額賠案得到更加快速便捷的處理。在提升客戶體驗同時,也提升了小額賠案的服務時效,減少理賠價格糾紛,同時對維修市場的規范也將起到助推作用。(原標題:中保協發布車險理賠服務平臺建設計劃 預計2018年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