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螞蟻金服持續加大保險科技的開放力度。5月25日其開放“車險分”、6月27日發布“定損寶”,下一步還將繼續加快開放進程。到目前為止,“車險分”已經開放約100天,其日均調用次數達百萬次,合作險企65%的車險業務改善定價精準度。
在傳統定價模式中,車險定價更多考慮“從車”信息,比如車型、車齡、配置、車輛是否有出險等。而“車險分”將海量的“從人”信息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挖掘,對車主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分析,讓車險的風險定價因素由“從車”(與車相關)信息向“人車結合”而轉變。
舉例來說,從前,保險機構能夠對寶馬車和捷達車進行差異化定價,但對不同的寶馬車主卻難以細分,“車險分”出現后,就可以輔助保險機構從人的緯度識別風險,做到對不同的寶馬車主進行不同的定價。
中國大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車輛險部總經理劉璞表示,目前,大地已將“車險分”融入了公司車險的定價過程中,實踐證明,其在“從人因素”的風險識別方面確實能起到輔助和補充的作用。
“我們比對發現,在引入‘車險分’之后,65%的車險業務的定價精準度得到提升,其中,33.7%的用戶車險費用應當降低,而另外31.3%的用戶因為風險較高,車險費用需要增加。”安盛天平財產保險公司創新中心總經理兼首席數據官李紹丹介紹道。
李紹丹進一步解釋道,車險定價因子變細了,通過車險定價模型評測的效果看,“車險分”從人因素能夠細分不同風險的用戶,實現“千人千面”的精準定價。
業內人士表示,以前保險公司無法在定價環節做更細的區分,實際上是低風險用戶或保險公司在幫高風險用戶承擔額外的成本,這也造成了保險公司的大量虧損。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有1.5億私家車主,車險保費總計7000億元左右,但行業虧損比例卻達到75%。
據了解,目前,已有18家保險公司和螞蟻金服保險平臺展開數據產品合作,保險公司日均調用“車險分”頻次達到100萬次,目前,還有20多家保險公司正在對接中。
螞蟻金服方面透露,除了“車險分”,不少保險公司還探索在銷售、保險欺詐、客戶服務等更多場景與螞蟻保險開展AI方面的合作,共建模型。同時,車險相關領域的行業伙伴,比如汽車維修、二手車買賣、汽車租賃等企業也希望能夠與螞蟻保險一同探索AI技術在各自業務場景的探索。螞蟻金服保險事業群平臺運營部總經理徐艷表示:“螞蟻非常愿意與行業伙伴一同探索AI技術的業務應用場景,輔助行業科技升級。”(原標題:螞蟻金服“車險分”上線百日:日均調用次數達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