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保監會披露了保險公司前7月的經營狀況,一些業績萎靡的保險公司也在此次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中無處遁形。在中小壽險公司保費經歷斷崖下跌,普遍有所回暖的情況下,今年1-7月規模保費同比減半的華匯人壽,卻依舊出現單月保費不斷創新低,環比6連降的情況。
一方面來看,壽險行業整體產品結構轉型成為華匯人壽業績萎靡的原因之一,據華匯人壽方面表示透露,自2017年4月1日起,公司部分產品停售,新業務規模減少,但與此同時,二季度公司滿期給付較上季度增加;另一方面,華匯人壽自身業務同樣出現發展緩慢,網銷產品險種單一的情況。此外,持續4年的股權之爭以及4年仍未撤銷的監管函同樣成為導致華匯人壽業績低迷的重要原因。
華匯人壽規模保費同比減半,單月保費創年內新低
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華匯人壽共計實現規模保費2.22億元,同比減少53.17%。去年同期,該壽險公司的規模保費還在4.75億元。
從單月的情況來看,華匯人壽今年前7個月單月規模保費逐月下挫。今年一月單月,華匯人壽的規模保費還在7898.84萬元,但隨即逐月下挫,7月華匯人壽的規模保費已降至178.03萬元,創今年以來該公司規模保費新低。
從凈利潤情況來看,繼一季度虧損1895.46萬元后,華匯人壽今年第二季度繼續虧損1228.29萬元,以此計算,華匯人壽今年上半年共計虧損3123.75萬元。事實上,截至今年2季度,據筆者不完全統計,華匯人壽已經連續6個季度出現虧損。2016年,該公司4個季度全部出現虧損,全年共計虧損7099.34萬元。
現金流方面,華匯人壽二季度轉正為負,由上季度的5.3億元降至二季度末的-1.16億元,其中業務現金流為-8861.11萬元。
滿期給付拖累現金流,產品名稱多樣模式卻單一
對于華匯人壽業績下行的現象,一方面來看,壽險行業整體的產品結構轉型成為華匯人壽業績萎靡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其自身業務官網平臺以及第三方網絡銷售平臺也呈現一副低迷態勢。
從壽險整體情況來看,保戶集中退保,新產品青黃不接成為部分激進型險企業績下行的重要原因。從華匯人壽方面來看,其亦在解釋現金流告負問題時坦言,該現象為滿期給付較上季度增加,以及從2017年4月1日起部分產品停售新業務規模減少所致。
對此,華匯人壽方面表示將加強與監管部門溝通,申請新的保險產品報備,增加新業務收入。(原標題:董事會閉會四年未披露年報 華匯人壽保險半年虧312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