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積極換血又補血,都未能逆轉嚴重虧血的局面。董事長總經理接連換, 15億資金要緊急補,面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的現實,還是沒有逃脫被封殺的惡運。最新爆料稱,保監會已暫停浙商財險增設新機構和非車險新業務。這根稻草就是僑興債。
換血補血都難救 浙江財險被最后一根稻草拖下水
保監會的一紙封殺令
9月6日,有爆料人稱,浙商財險因償付能力不達標被保監會點名。資料顯示,浙商財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45.40%,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90.79%,兩項均不達標且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經保監會決定,責令其增加資本金,完成增資擴股工作;停止接受非車險新業務;停止增設分支機構。
被禁開展非車險新業務、停止增設分支機構對于浙商財險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對于二季度償付能力情況,浙商財險在報告中解釋,本季度末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計算口徑不含已到位的15億增資款,增加計提已到位的15億注冊資本金后,核心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指標將有極大幅度的提升。
現金流方面,報告顯示,2017年1-6月份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為-4.03億元,同比下降1.48億元。對此,浙商財險也表示,主要受“收到原保險合同保費取得的現金”同比增速低于“支付原保險合同賠付款項的現金”和“支付手續費及傭金的現金”增速的影響。
補血不及時遭此厄運
正因償付能力下降,資本金不足,浙商財險收到保監會監管函。其實,在收到監管函之前,浙商財險也應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在二季度末緊急啟動增資。
7月4日,浙商財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簡稱“中保協”)官網發布增資公告稱,6月20日,浙商財險召開2017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并審議通過《關于提請審議浙商財險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擴股方案并修改公司章程的提案》,同意對公司進行增資擴股,公司注冊資本金從15億元增加到30億元,增資額為15億元。此次增資以向原股東發行股份的方式實施,總計發行股份數量15億股,每股1元,由全體現有股東按照持股比例同比例認購增發的股份。
其實,浙商財險這樣積極表態,而且在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也提及增資后償付能力會有所改善,是希望傳達這樣一種信號,公司資金已經到位。并且此次增資趕在6月底進行,也是想與監管函來個“擦肩而過”,使公司資本金能準確到位。
要說起浙商財險的增資,還有一次是在五年前。2012年1月12日,浙商財險召開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并討論公司增資擴股方案。同年2月,浙商財險通過增資擴股提案,資本金由10億元增至15億元,這也是浙商財險第一次獲得股東增資。成立了8年的浙商財險,增資也僅有兩次。(原標題:換血未能阻止厄運 浙商財險一夜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