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錢多多)我們所居住生活的環境一天天變得惡劣,人們的生命健康也時時刻刻面臨著威脅。近年來,重大疾病發生的概率逐年增加,重大疾病保險也因此而倍受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壽險公司都有自己的重疾險產品,但功能上的差異并不明顯,如果根據保費是否返還來劃分,可分為消費型重大疾病保險和返還型重大疾病保險,如果根據保障期長短可分為定期重大疾病保險和終身重大疾病保險,在此基礎上通過不同搭配組合又附帶出多種功能。而在選購產品的時候,要遵循什么樣的原則呢?
(1)優先原則;側重家庭經濟支柱針對不同的家庭,重疾險的配置應該有所側重,首先最應該購買和購買最大保額的應該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者,以此類推。購買重疾險時,需要如實告知個人健康狀況;需要認真閱讀條款,判斷保障范圍是否適合自己的需要;同時清楚了解保險責任,落實保險公司在哪種情況下會進行理賠;要根據個人或家庭的經濟狀況制定保險計劃。
(2)能力原則;從保費繳納情況來看,目前,重疾險產品主要分為長期險種(保費是均衡型的,也就是說客戶投保的整個期間每一年所要繳納的保費是一樣的);短期險種(保險期限多為一年一保,所要繳納的保費是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年齡在35歲以下的市民可按照經濟情況選擇短期重疾險。而年齡在40歲以上的市民,選擇重疾險產品,購買保障期較長的更為劃算。
(3)早買原則;市場上現有的重疾險有長期險和短期險兩種。作為消費型險種,短期險是不能單獨銷售的,只能作為附加險銷售。相對長期重疾險來說,短期重疾在較短保險期間內以較低保費為被保險人提供較高保障,但其保障時間短,需要年年續保。長期重疾險保障期較長,還有一定的儲蓄功能,但保費也較高。但隨著年齡的增大,重大疾病的發病率也增加,早買劃算。
(4)需求原則;購買重疾險首先要看清合同條款,客戶在購買時應該注意保險責任是否符合自身要求,不能一味比較可承保險種的數是量,同時,應該考慮購買一些附加醫療險,如住院、手術費用補償等。在同等費率的情況下,病種越多越劃算,當然也要注要其新增病種的定義范圍,最好能夠結合自身的情況,估計發病風險再決定什么險種最適合。
(5)告知原則;大家應在投保時要如實填寫投保單,如實告知保險公司自身的身體情況,以避免日后產生事賠糾紛。據悉,不如實告知是重疾險拒賠的最大原因。投保重疾險,并非保險責任范圍越廣越好。有些疾病的發生率幾乎為零,或者消費者原先購買的意外險中已保障某些創傷類疾病,所以消費者在選擇重疾險時只要注意條款中是否包含了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想了解更多財經資訊,請關注財經365!